五大汽车安全“坑”,你踩了几个?
东方网
2018-08-14 10:48:43

近年来,汽车安全日益得到消费者重视,网上也不乏各种所谓“选车窍门”,但人云亦云催生出了很多汽车安全谬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常见的五大汽车安全“坑”。

NO.5 铁皮越厚越安全

这种观点小编就听说过很多次,大多来自长者之口。买车时,他们总会敲敲车门和翼子板,听听声音,随后接上一句“这车钣金不错,安全”,或者“这车不行,铁皮太薄,不安全”。

其实不止老百姓,就连部分4S店也做过类似宣传,比如门槛上站人,以显示车门有多结实,实际在内行看来十分可笑。

其实我们日常所见的,包括引擎盖、前后保险杠、翼子板、车顶都属于车身的外覆盖件。这些外覆盖件在碰撞发生时,所吸收的撞击力是微乎其微的。而这些覆盖件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美观、扰流、阻挡污垢进入等。

真正在碰撞安全性方面起到作用的是结构件,也就是安全车身结构。这部分结构承担了吸收、分散碰撞能量和抵御变形的功能。安全车身在抵御碰撞的关键部位(如A柱、B柱和C柱)采用高强度钢板,部分车型采用的高强度钢材最高能达到1000Mpa以上,远远高于车身覆盖件的强度。除车身结构强度以外,其结构设计也很关键。

例如超跑,或者是F1赛车,其外部覆盖件多为空气动力学考虑设计。在发生碰撞时并不会吸收过多的撞击力,所以在发生事故时我们能看到车身碎片飞溅,除吸能结构外主体结构却完好无损。

NO.4 星级越高的车型越安全

简单来说,汽车星级评定仅限于同级别车型之间的比较。举例来说,同为五星级别的轿车和SUV在碰撞时,轿车所受的伤害程度要更高些。也就是说,质量差距较大的车型与质量较小的车型不具备对比条件,这是因为在最为常见的两车碰撞事故中,质量较大的车型将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质量较小的车型将分担到更大的能量,这是由碰撞的动量及动能守恒定律所决定的。此时星级高低已经不能反映该车型的安全,而车的质量反而成了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国内外各大评测机构的评测规程中都有一条这样的话:“评价车型的试验结果、得分及星级仅对所购买的型号及配置的车型有效,不同级别车型之间的成绩不具有可比性。”

此前美国IIHS汽车安全测试机构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用三组不同质量的车型分别进行正面40%重叠车车对碰试验,这3款小型车和3款大型车在之前的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中都表现优异。但在车对车的碰试验中,大车变形较小、车内的假人受到的伤害也很小,而小车却严重变形、车内的假人受到的伤害也非常严重。

此外,在真实碰撞中,碰撞的角度、车速、车型等等因素都影响着撞击造成的伤害程度。

NO.3 安全气囊打不开就是不安全

我们经常能看见新闻中报道的“某某车型发生交通事故,安全气囊无一打开”,言外之意是在指责这款车不安全,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

我们要知道气囊的弹出是有一定条件的。具体来说,安全气囊系统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时安全气囊才会打开。

而气囊弹开的威力也非常惊人,其膨胀速度可达100~300km,弹出过程只需0.03s。试想下,如果你只是撞到了隔离带,并未造成很严重的碰撞,气囊却弹开了,本该作为保护成员的气囊就很有可能会变成杀人工具。

(以上关于气囊未弹开的解释只针对于不满足弹出条件的情况。)

NO.2 中国汽车不安全

与汽车铁皮薄厚决定安全的误区一样,在国人心中,中国车不安全的观念同样根深蒂固。其实这也不能怪谁,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比国外要晚几十年,早期的汽车测评机构得出的成绩确实较差。

虽然汽车安全技术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最近十几年来,自主品牌通过改进项目、技术研发等一系列措施,使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自主品牌的安全性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合资品牌的水平,有些自主品牌车型的安全性甚至超过了同级合资品牌车型。如奇瑞A3、上汽荣威550和吉利熊猫先后在C-NCAP的测试中取得过5星级评价。

此外,国产车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性价比。同级别车型的安全辅助配置更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产车的安全程度。当然,安全并不全是靠安全配置堆叠出来的,各安全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否合理,才能保证安全配置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NO.1 碰撞变形越小越安全

我们经常能在一些交通事故新闻中看到,有网友通过图片中车辆的变形程度判断一台车安不安全,其实这也是一种谬误。

汽车碰撞从力学角度来看就是一个能量吸收转换的过程。而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与质量和速度有很大关系。如果车辆本身吸收的能量多了,那么车内乘员受到的冲击就较小。反之如果汽车本身吸能性较差,那么车内乘员必然受到严重的冲击伤害。所以,对汽车安全工程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设计车辆的结构,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能量吸收并分散出去,从而将车内乘员受到的伤害最小化。

例如,某款车型在C-NCAP正面40%碰撞后前端变形非常大,但车内假人的各项指标的伤害值均很小,因此该车以高分获得5星级评价。而某款MPV车型,正面100%碰撞后变形非常小,但是车内假人头部、胸部和腿部都受到严重伤害,各项指标均得0分,因此只获得2星级评价。

文/王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