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力争建成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中国日报网
2017-07-30 11:41:32

7月28日,长沙市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明确了健康长沙建设新目标,十三五期间,长沙市将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力争建成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会议提出,到2020年,长沙市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要保持15%以上;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5%以上,到2025年达30%以上;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 92.2%,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建成健康强市。

加快医院建设,力争两年内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长沙市将积极推动省市共建、市县共建、主体医院与合作医院共建,形成纵横联动、合作共建机制;以优势学科集群为突破,积极推动市内优质医疗资源整合重组,确保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实效。在建设内容上,优先建设三级甲等医院、专科医院、区域综合医疗中心,加快推进特色专科医院建设,加快长沙卫生职院及附属医院、市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市中心医院医疗综合楼、市一医院新住院大楼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原址拓建、湘江新区妇女儿童医院等建设,带动全市医疗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建设重点上,要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围绕每个乡镇(街道)一所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村(社区)一所卫生室(站)的目标,力争两年内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长沙市政府与国开行湖南分行签订医疗卫生融资协议

扶持中医发展,扩大长沙医药产品知名度

十三五期间,长沙将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为契机,从机构建设入手,以中医康复、治未病、儿科等为重点,加快中医药专科建设,努力使全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从政策支持入手,全面落实基本医保中医药报销倾斜政策,加大医保对中医药的倾斜支持;从创新研发入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中药企业加快新药研发、标准创建,扩大长沙医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教兴医,2020年底名医工作室实现翻番

长沙市将深入实施“25111”工程、名医工程和基层医疗机构“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力争到2020年底长沙市名医工作室及名医工作站实现翻番,重点学科和专科在全省叫得响、有地位、有影响。结合长沙人才“新政22条”,从提高薪酬待遇、创新激励机制、优化职称评定、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执业环境等方面,出台卫生计生行业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2025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占比不低于35%

“十三五”期间,长沙将继续鼓励社会办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规范引导、扶持鼓励,发展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技术、有品牌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构建公立医疗机构与民办医疗机构有序竞争、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到2025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占比不低于35%。

创新医疗融资,国开行为健康长沙建设授信200亿

长沙市将与湖南省国开行合作,采取“小基金+大信贷+PPP”的融资方案,由湖南省国开行为健康长沙建设总体授信200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100亿元,启动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有效缓解财政投入不足难题,推动医疗基础设施跨越发展。

据悉,28日上午,长沙市人民政府已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签订医疗卫生融资协议,国开行湖南分行为健康长沙建设总体授信200亿元。长沙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签约采取“小基金+大信贷+PPP”的融资方案,由国开行湖南分行为健康长沙建设总体授信200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100亿元,资金将用于启动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医疗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