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 中国诗人周瑟瑟献诗聂鲁达故乡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7-17 11:22:39

中国诗人周瑟瑟献诗聂鲁达故乡

口语成了世界诗歌最有表达力的诗歌语言

周瑟瑟(左一)与获聂鲁达诗歌奖的智利诗人。

新湖南客户端7月14日讯(记者徐亚平)当地时间7月14日晩间7时,为欢迎中国诗人、作家周瑟瑟与80后诗人、纪录片导演李成恩的到访,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与智利聂鲁达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专场诗会。

诗会由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执行主任、翻译家孙新堂主持。曾获得聂鲁达诗歌奖的3位智利诗人卡门·贝伦格尔、卡洛斯·柯西尼亚、何塞·安赫尔·古埃瓦斯,智利著名作家、智利原作家协会主席拉蒙·迪亚斯先生,智利大学副教授、青年诗人罗伯特·艾多,聂鲁达基金会外联部主任塔米恩·毛雷因,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贺勇,新华社智利分社社长党琦等,以及当地的诗歌读者、部分华人华侨参加了当日的活动。

周瑟瑟在发言中说:“昨天是聂鲁达的生日,今天能够来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聂鲁达故居参加诗歌活动,这是我文学生涯中一次重要的活动。我想今晚的诗歌朗诵是对聂鲁达伟大灵魂的呼唤,上世纪80年代拉美文学启蒙了我最早的文学创作,聂鲁达更是影响了我的青春期写作。”看到聂鲁达生前的居所与写作场景,周瑟瑟以一首来圣地亚哥后创作的新诗《世界尽头》献给智利人民,“向聂鲁达致敬”。

周瑟瑟与李成恩分别用汉语朗诵了自己的多首诗歌。聂鲁达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用西班牙文现场朗诵了两位中国诗人的作品,随后智利诗人卡门·贝伦格尔、卡洛斯·柯西尼亚、何塞·安赫尔·古埃瓦斯也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卡洛斯·柯西尼亚说很高兴听到诗歌的另外一种语言的魅力,中国诗人的诗有自己的传统与中国情感,打动人心。何塞·安赫尔·古埃瓦斯用他关于树林与鸟的作品向中国诗人致敬。他们以口语写作的诗歌,让周瑟瑟看到了世界诗歌在口语写作上惊人的一致,口语成了世界诗歌最有表达能力的诗歌语言,中国当代诗歌在口语写作上越来越有生命力,智利当代诗人也是如此,这是他这次与世界各地诗人交流后发现的一个具有共识的现象。

诗会上,智利华人艺术团体的徐永达先生用二胡与琵琶演奏了《二泉映月》等曲目,受到了中国与智利诗人、读者的欢迎。

周瑟瑟、李成恩向智利聂鲁达基金会赠送了自己的多部诗集与《卡丘》诗刊,聂鲁达基金会外联部主任塔米恩·毛雷因说听了周瑟瑟、李成恩的诗歌朗诵,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在情感表达与语言探索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艺术特色,基金会欢迎中国诗人能够经常来聂鲁达的故乡进行诗歌交流。

附诗:

世界尽头

周瑟瑟

7000只荷斯坦小母牛

从智利南部蒙特港

登陆天津港

两年以后

我来到小母牛的国家

它是世界的尽头

如果我今晩

在智利打一口井

穿过深井就能回到中国

一个智利小孩

在家够不到糖果

她给中国小孩

打一个电话

请你们帮帮我

中国小孩集体跳动

远在地球另一端的

智利小孩就捡到了

掉落下来的糖果

我的朗诵

是7000只小母牛中的

若干只

智利小孩

你的电话

什么时候打给我

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