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28日电 从古代开始,中国的婚俗中就有男方在订婚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彩礼不仅仅只限于钱,也可能是房子或者其他有一定价值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礼的金额越来越高,以至于在一些地方,当地政府不得不给彩礼设置上限。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在距北京4个小时车程的河北省大安六村,之前男方结婚时要出彩礼差不多在3.8万美元(约合26.1万人民币)左右,相当于这里居民平均年薪的5倍。如今,每户家庭被告知,彩礼的金额不得超过2900美元(约合2万人民币),一旦超过限额就有涉嫌贩卖人口的可能。
报道称,中国社会和经济在过去10年间发展迅猛,很多出生在像大安六村这样小地方的女孩都离开家,到城市求学、工作,她们大多数就会一直定居在城里,不回村里了。女孩子减少,再加上高额的彩礼使结婚成本大涨,村里的男孩子找对象结婚就不太容易了。所以,为了解决结婚和生育问题,大安六村村政府才给彩礼定了上限。
不过,虽然这条“村规”的出发点很好,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控制彩礼价值,降低结婚成本是好的,尤其对男方家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然而对女方家来说,或许就不太好了,有人认为如果按规定不给那么多彩礼,可能就没有女孩子愿意结婚,而且规定是规定,人们遵不遵守又是另一回事。
提出这项“村规”的村支书梁华彬表示,虽然规定不可能立即奏效,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希望村民能够一点一点转变思想,慢慢适应。梁华彬的两个孙辈都是女孩,他说等她们该结婚的时候,会让她们的父母合理地受彩礼。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中国人口统计学的社会学家冯旺(音译:Wang Feng)表示,为儿子们安排“美满的婚姻”,很多家庭承受着很大的社会压力,尽管有规矩限制,但人们还是会想办法绕开规定,给彩礼设限额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编辑:高琳琳 译者:李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