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知名专栏作家朱莉·伯奇尔(Julie Burchill)的新作使“亲犹主义”(philosemitism)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线。“亲犹主义”在中东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中,一直饱受争议。要想更客观地了解“亲犹主义”,我们应该回头看看著名画家伦勃朗(Rembrandt)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作品。从前人的画作中,了解其中真意。
伦勃朗名作:《犹太新娘》(The Jewish Bride)(约1665年)图片来源: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Rijksmuseum Amsterdam)
画中,一对恋人被黑暗重重包围,他们的爱情像两颗炽热的行星温暖着贫瘠空旷的宇宙。丈夫轻抚妻子的胸口,两人的眼里尽是脉脉柔情。
伦勃朗这幅描绘爱恋的传世之作名为《艾萨克与丽贝卡夫妇的画像》(Couple Posing as Isaac and Rebecca),近日在英国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的伦勃朗晚年作品展(Rembrandt: The Late Works)中展出。这幅画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犹太新娘》,我更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恰恰体现了这位欧洲伟大画家的“亲犹”态度。
“亲犹主义”一词近期备受争议,朱莉·伯奇尔的新书一推出便受到牵连。朱莉不仅在书中表达了她对犹太人的敬仰,还展现了她独特的犹太大男子主义视角,为她招来许多非议。对此,作为一名非犹太裔的犹太文化崇拜者,我认为这种批评不免有些牵强。那么你更支持什么呢,“反犹主义”(antisemitism)吗?
实际上,犹太民族的受难史比任何少数族裔都要长久。德国对犹太人的持续种族清洗,任何一个民族经历过。那一次,至少五百万犹太人被折磨致死,整个犹太文化几近湮灭。
米开朗基罗:《摩西像》(Moses)教皇尤里乌斯二世(Julius II)陵墓雕像
根植于欧洲历史的“反犹主义”,直接导致了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Holocaust)。1096年,十字军进犯莱茵兰(Rhineland ),屠杀犹太人,开启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First Crusade )的序幕。在随后的耶路撒冷(Jerusalem)战役中,残暴的“宗教狂们”高举着佩剑攻进耶路撒冷,残忍地屠杀了大量平民百姓。一向自命不凡的英国人也跟“反犹主义”脱不了干系。1290年,他们驱逐了英国国内所有的犹太人。直到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上台,英国才停止了对犹太人的迫害。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剧作《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以及莎士比亚(Shakespeare)著作《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都对极端“排犹分子”的嘴脸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这种对犹太人的仇视如今依旧在蔓延。一直在主流政党边缘徘徊的英国独立党(Ukip),最近在欧洲议会组成新党团,与来自波兰的极右“反犹”党派有牵连。与此同时,2014年发生的“反犹”袭击案件数量明显增多。
反传统“亲犹主义”早已出现,比朱莉的观点要早得多。这种“亲犹主义”绝对应该受到赞扬。乔治·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就是常被世人忽略的“亲犹”作家之一。他在16世纪编纂的《艺术家的生活》(The Lives of the Artists )中,无限崇敬地告诉世人,罗马的犹太人有多么崇拜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瓦萨里称,罗马的犹太人会定期去膜拜这座雕像。几个世纪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参观《摩西像》形容为自己的朝圣之旅。
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属于欧洲艺术的门类,和《旧约全书》(Old Testament)中摩西形象相似,可以视为“犹太人”。在米开朗基罗看来,摩西领导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摩西是伟大的现世英雄。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在《君主论》(The Prince)中也称赞了摩西。
伦勃朗:《伯沙撒王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年后作品)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画廊馆藏
伦勃朗将其对《旧约》的痴迷与人物故事结合到一起,通过绘画将它们升华至无以复加的高度。伦勃朗住在阿姆斯特丹的犹太区,但是现在许多历史家对这点都表示怀疑。画名《犹太新娘》被改名为《艾萨克与丽贝卡夫妇的画像》,也是美术史学家们之所以持怀疑态度的部分原因。
事实上,伦勃朗正是把自己隐藏在《旧约》之下,来表达对犹太历史和文化的憧憬。在国家画廊展出的名作《伯沙撒王的盛宴》里,伦勃朗用希伯来文警告这位巴比伦王厄运难逃。伦勃朗对拔士巴(Bathsheba)的刻画,达到了他个人艺术成就的顶峰。画中的拔士巴即将为大卫王(King David)不光彩的恋情承担责任,其生动的表情与动作被伦勃朗生动得刻画下来。
我依旧会把《犹太新娘》当做画作的正名,因为伦勃朗是一位为“亲犹主义”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