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6月10日报道,中国不久前同意了巴西和秘鲁关于建设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铁路的可行性研究,该铁路全长3300英里。
该铁路将连接巴西的大西洋海岸和秘鲁的太平洋海岸,也将“减少向亚洲海运粮食和矿物的成本”。截至目前,中国从南美洲的进口大部分都是通过巴拿马运河,而其运输成本非常高,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两倍。
但是正如500亿美元的运河,不管中国亿万富翁想要跨尼加拉瓜建运河,还是建在厄瓜多尔卖给中国的3公顷原始亚马逊雨林上,所有这些商业性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其中一条计划中的南线铁路,由于要横穿伊斯科瓦纳保护区和胡鲁亚河谷,环境学家对此很担忧,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地球上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群。
而且,另一条可能的路线更具威胁。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发现,这条线路将会横跨秘鲁北部,穿过一片“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区域”,然后进入巴西,而南线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
研究总结称,“该铁路最后选择的路线在决定环境影响方面将变得至关重要”。但最终的路线目前还没确定。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与南美洲的交往越来越多。
五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南美,会见秘鲁总统奥兰塔•乌马拉,呼吁两国在“石油、清洁能源、采矿、农业、林业和渔业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达成了很多贸易协定。一月份,中国主席习近平承诺将在未来十年向拉丁美洲投资2500亿美元,并且还同秘鲁签订了70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成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巨额协议,例如,洪都拉斯2013年宣布将要同一家中国公司合建一条大西洋-太平洋的铁路。同年,中国购买了厄瓜多尔亚马逊雨林的三分之一,用于寻找石油资源。2014年12月,中国工程队开始在尼加拉瓜建设长达173英里的运河。中国政府仍在同哥伦比亚商谈一个铁路项目。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警告称,拉丁美洲向中国出口货物时,用掉的水资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平均每1美元要比出口到其他国家多,“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如将货物运输到港口的水坝和铁路)由于滥伐森林产生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