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理查德·C·桑顿在日本《外交家》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必须在南海问题上挑战中国》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这位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罔顾甚至篡改历史与事实,声称美国必须通过其军事实力以及所谓的历史依据对中国在钓鱼岛、西沙群岛以及南海的主张提出挑战。
桑顿在文章一开始就指出,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曾对中国及中国南海附近的国家提出要求,希望停止建岛。但是,这些国家对卡特的建议置若罔闻。他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在海上建岛以示主权符合各国权益;其二是没有哪个国家能阻止它们。美国政府曾明确地表示,对于涉及的主权问题不持立场。美国政府的目的只想自由地进出国际海域和领空。
他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中美两国走向冲突,原因是对美国和中国来说,建岛和航行自由这两件事并非互不相关。他指出,两国或将很快因此产生冲突,进而会发生(军事冲突)事故并且数量会增多。他认为,中国的宣传机构一直都在要求美国趁早撤离南海,同时中国决心在西太平洋地区驻扎海军,以此说明中国对西太平洋的统治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这种情况,这位美国教授建议美国政府应尽快接受中国的挑战。他表示,若中国真地想要寻求对西太平洋的统治,美国则需趁着中国的海军实力比较弱而美国还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反驳中国的主权主张。对于美国采取的方法,他建议美国政府运用在1980年代反对苏联的“海上战略”。当年,美国海军驶入摩尔曼斯克港外的所谓的苏联海军的堡垒,并驶入鄂霍次克海,否认这是苏联海军在军事冲突中的保护区。这就是美国现在针对中国需要采取的行动。他希望美国海军的这种行动来明确无误地表明,中国所建的海岛在军事冲突中毫无优势可言。他甚至扬言“或许,向一个无人居住以及无主权的岛礁发动一次炮击演习会有用。或许,美国展现一次舰船反弹道导弹的实力的演习更有用。”他提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揭露中国通过其大肆的宣传所要企图掩盖自己的弱点。
桑顿除了要求美国政府展示其军事肌肉外,还要从历史角度瓦解“中国的东海和南海宣示的主权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他认为,到目前为止,美国未能反驳这一观点,导致人们信以为真。他甚至还表示,不只是东海和南海,中国政府对台湾的领土归属的主张都缺乏历史依据。他认为,主权的主张的方式只能通过征服、殖民和统治来实现。据此,他认为,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对台湾做到上述几点。他的这种历史虚无论还体现在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严重缺乏上。他写道:“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由其他民族的政权统治的。类似“中国”这样的称呼,对台湾来说也是在清朝时期才出现,而清政府是满族政权,不是汉族政权。”他还接着暴露出自己的历史知识缺陷,认为“清朝虽然把台湾划为行政区域,却从来没有控制台湾岛。清政府对台湾最后的管辖从1885年开始,到1895年结束,一共十年。”他甚至将日本在中日战争后占领台湾的行为才是他所谓的“主权主张”,原因是在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后,“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年里,在违背全然非汉族的原住民的意愿情况下,日本占领、殖民和统治了台湾,直至二战结束。”
桑顿将台湾历史归属问题上的论调同样移植到了钓鱼岛。他直接表示“中国政府称尖阁列岛(Senkaku Islands)属于中国,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仍然提供了一个缺少历史背景的历史依据,即指出“尖阁列岛——中国称之为钓鱼台——真属于某个国家的话,那也应该属于曾经的琉球国(kingdom of Ryukyu),因为该王国曾控制了从尖阁列岛到冲绳县(Okinawa)的诸多岛屿。”他所谓的历史依据是什么呢?他只是挑出了有利于他的论点的部分内容:“琉球国存在于14世纪至19世纪,后来逐渐被日本南部的萨摩藩吞并”。他还指出,琉球王国也曾同时向中国的明朝朝贡。他还认为琉球派出的数百支贸易和进贡队伍在去中国的途中会经过尖阁列岛。他认为琉球国在彼时充当了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因为明朝禁止与日本进行直接贸易。他为了表明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与甲午战争无关,还特别指出日本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占据了钓鱼岛。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在一开始发表的文章里还认为明朝政权不是汉族政权,之后才修改过来。这种历史事实性的错误其实彻底暴露了他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无知程度,同时,这也揭示他在本文中对中国历史的陈述方法的可疑性。
除了讲述他对钓鱼岛的历史的认知后,这位美国的历史和国际事务教授为了强化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无司法效力。他指出,直到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不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的。他提出法律效力依据是,在二战以后,美国根据美日和平条约对尖阁列岛、冲绳和其他先前属于日本的岛屿的实施了管辖权。只是在1968年,美国与日本开始商讨,要将这些岛屿交让给日本,而中国见机宣称主权。他认为,中国此举的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更多是要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存在,因为这些岛屿现在依然属于《美日安全条约》的合法范围。根据该条约,美国政府要维护这些日本的领土。
桑顿的历史无知同样体现在西沙群岛上。他认为,越南海岸附近的西沙群岛历史起源是不确定的,并断定中国在历史上从未涉及其中。他强调是法国殖民者将西沙群岛的岛屿吞并了,将之变成其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一部分,后来由日本在二战中从法国手中夺了过来。他指出,西沙群岛主权问题是由中国引发,是中国在1950年占领了最大岛屿永兴岛(Woody Island),并在1974年乘越南深陷分裂和战乱无力反抗之时,一举拿下了其他岛屿。
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这种解释过于牵强,他没有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西沙群岛,甚至很敷衍给出了一个理由,称由于西沙群岛距海南岛相对较近,因此,中国因西沙主权问题与越南产生争议虽然并不具合理性,却也可以理解。他转而对南海主权问题发出了强烈批评。他认为,中国对距离本土一千多英里多的,由若干小岛、礁石、水湾、浅滩组成的南沙群岛上建岛,这种“行动就是在厚颜无耻地抢夺领土”。同时,他问道:如果让中国对距本土一千英里之外的地方都划入主权范围,有哪个国家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最后,他认为,中国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世界上唯一能制止它的国家美国无所作为。他要求美国政府应当从自然地理位置和历史双重角度出发反驳中国的这些主权主张。“至少,美国应该对中国众多的主权主张的历史依据提出质疑,以此证明,据史料记录,中国是一只纸上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