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日报网

从来没有人认为乘巴士是旅途中最让人舒服、最前沿的方式。但是,这正在悄悄的变化。卡蒂娅·戈兹(Katia Moskvitch)写道。

中央巴士车站并不是一个适合闲逛的好地方。交通拥挤的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和吵闹的雷迪罗(Retiro)没什么区别。一说到去阿根廷旅游,人们通常很兴奋,但如果是坐公交车去,人们恐怕就没那么兴奋了,尤其是旅途长达整整13个小时,没有铁路,也不能搭乘飞机,但如果我想去著名的产酒城门多萨的圣拉斐尔( San Rafael )的话,我别无选择。坦白说,我一点都不喜欢长途公交旅行。让我头疼的一次旅行是从蒙特利尔到加拿大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长达10小时的枯燥无聊的旅途,最不舒服的一次是从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的长达12小时的路程,更糟糕的是,我们的车在半路上还抛锚了。

最后,我们的阿根廷长途客运车终于修好了,它更像是客车,车前身都是土、灰尘还有一些死虫子。也就是在这辆车上,我摔了一跤。

和老式长途汽车相比,现代长途汽车更为舒适。

这并不是传统的长途客车。客车里第二层的靠背椅倾斜度的比我见过的任何公交车的倾斜都大。我的位置在第一层的“睡觉区”。我多付了100比索(15美元)买到了6张独特睡椅中的一个,这些椅子被改成能用来睡觉的床。中间有一道帘子隔开。床上有一张毯子和一个枕头,一个电视屏幕,甚至提供食物。就这样,我到达终点站圣拉斐尔,毫无倦意。在阿根廷,因为距离通常很远,乘坐长途客运汽车出行很普遍。在很多地方,比如印度和中国,长途客车也很流行,许多长途客车上配有一排排的床,而不是座位。2011年在英国,巴士司机们提供英国首次睡觉公交服务,提供伦敦和格莱斯高之间夜间班车,价格却只是火车票的小部分。在狭窄低小的车厢里,有三排大床。“你不能够坐在床上,如果你在最上面的床位,你只能乖乖躺在床上,缩在那。”克莱尔写道,她在旅游博客上分享了她的旅行经历。

小汽车为主

但是这些豪华长途公交车仍然被遗忘,即使它们配有折叠椅甚至是床。如果人们有一定经济实力,他们更愿意选择开车长途旅行。在英国,比如,86%的旅行者开小汽车,铁路占8.2%,公交车占5.2%。法国也是类似情况,然而,在大多数欧洲其他国家,公交车比火车会更流行一些。小汽车,不管在哪,都是人们出行的首选,尽管小汽车是最不安全,且污染还最大的交通工具。把巴士改成足够舒服就能够让人们改变他们的选择看来不是易事。

荷兰的超级公交车外观更像是蝙蝠侠电影的造型,而不像是公交车。

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通工具的改革停滞不前。现代公交车可能源于古代的马拉车,然后演变成1820年在法国出现的蒸汽动力的车。现代还增加了空调,彩窗,椅座垫,各种各样的伸腿区域,厕所,甚至还有小厨房。但是乘坐它们出行和几十年前并没有很大区别。我们看到了一些极具设计理念的车,比如2011荷兰团队设计的超级公交车,它的最高时速能达到255千米每小时。在中国,研究者们正在酝酿设计“立体快巴”,以缓解交通堵塞。

安全性是创新的基础。数据显示,公交车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根据欧洲交通安全管理局,2011年,欧洲总共有30700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只有2.4%和公交车有关。2013年,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报道,在所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只有0.1%是由公交车引发。接近四分之三的人死于小汽车或者小卡车碰撞。

安全带安全性

然而,公交车引起的死亡人数并不总是那么低。“长久以来,科技一直使公交车更加安全可靠。” 欧洲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杜德利·柯蒂斯(Dudley Curtis) 说道。尽管大家都知道安全带能保护乘客的安全,但只有少数如法国、德国、香港、意大利,日本和新加坡,强制人们在公交车上系安全带。2014年,纽约发生的一起公交车撞车事故中,车上所有乘客都系上了安全带,只有一位乘客受重伤,因为该乘客的安全带松了。

根据新欧洲法,今年11月起,所有的新车必须配备自动紧急刹车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我们期待着智能速度辅助设备,那时公交车将能够从路标中或者定位数据库中读出限速,帮助司机避免超速” 柯蒂斯说。

这只是乘客安全大跨越的一小步:自动驾驶公交。另一个是目前正在试验的道路辅助项目。当路况很糟糕的时候,这些公交车仍能够开的很紧凑,用定位导航系统帮助司机保持路线。如果公交车偏离道路边界,可视的显示器机会改变颜色,司机的座位也会不停地震动。如果车子已经超过道路边线,这时会有一个可扭转助推器把车轮子拉回来。

用“组群”系统来连接交通工具,它们就能够在电控护航下驾驶,是另一种解决办法。在前排的公交车设定了行驶速度,后面的则会在安全距离内自动的跟上,都不需要司机的干涉,这已经在车上进行试验了。

自动速度

新泽西交通前局长Jerome Lutin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交通项目部长Alain Kornhauser在一报道中指出,如果将其应用在在纽约城和新泽西之间的伦敦隧道上,公交车组每小时能够携带超过20万名乘客,比目前的装载量多5倍。

最大公交车制造商之一Volvo,依据不同的地点引进了区域管理系统。“比如,在低排放街区,车子会自动调整为电动模式驾驶,柴油发动机只有在这个区域外才会运行,”Volvo公交的艾德里安·维肯斯(Adrian Wickens)说道,“ 在学校附近,你也可以将公共汽车速度调整到每小时20英里,所有的这些都将是自动的,不需要驱动程序干扰。”

德国 Phileas 设计的公共汽车在其预先设好的道路上行驶,并且是以电池为动力的。

去年,欧盟建立的一项实验项目CityMobil2,在意大利南部步行街附近,靠近 Oristano 的地方驾驶了由法国公司 Robosoft 制造的两辆自动电力公交车行驶了1.3公里。这些车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安装了GPS定位导航系统,且为了以防万一,都有司机。然而,这个项目面临诸多问题:准时性、GPS 接收参差不齐,并且在演示的最后几天,公交车的感应系统开始报告根本不存在的障碍物,迫使公交车立刻停下。

在荷兰,无人驾驶车将要在瓦赫宁根进行测试。2015年的12月起,这些车从车站到大学将一次携带8位乘客,路程大约为6千米,最高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

酒精探测器

尽管真正实现全自动驾驶还需要多年,科技也能帮助解决一些威胁交通安全的问题。比如,在法国和芬兰,新式校车就有所谓的酒精连锁装置,阻止汽车司机在酒精的影响下驾驶。在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与工程与技术研究学院的学生已经开发出一种智能汽车安全系统,包括酒后驾驶探测器,紧急刹车和一个安全门,以及防火安全系统。一检测到酒精,酒精探测器就会自动停止发动机。

最引人关注的变化还是在引擎技术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稳定从化石燃料(尤其是柴油)转向为混合动力和全电动引擎。一些汽车运行在氢气燃料电池科技,并且,有些车,甚至是用人类废气作为动力。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排。在伦敦,公共汽车代表着不到1%的城市汽车,但产生了接近25%的一氧化二氮排放气体,有害,同理,这种气体比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还要打300倍。这座城市现在希望城市中心的所有公共汽车在2020年时都由混合动力或者纯动力动力。

改造混合动力汽车

但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池仍然是一大挑战。德国公司Heliox提出在每一条公交线的终点设立一个高空充电点,当汽车想要开始下一次线路行驶,它会快速充电,减少需要的电池的重量和大小。安装在道路边的电磁感应线圈可将动力转化到汽车电池上(无线),目前一些国家正在测试。

还有就是用混合柴油电力引擎改造老式公交车。英国创业优势力量说它用独立混合系统代替了现在公交车上使用的原始动力传动系统,减少了40%以上燃料消耗和排放。“我们将汽车改造成电动汽车,一个电池驱动的电动马达可以使用机载柴油马达进行充电。公司领导Alex Schey说道,“老重型发动机,变速箱和其他组件,和我们改装系统的幻灯片。我们的产品允许公交车只在电力驱动下能行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英国公司Dearman提出了另一个提议,使用液态空气来充当冷却和动力。这个观念是基于活塞式发电机因液态空气扩张,温度从-196摄氏度加热。“对于汽车来说,这是可负担得起的液态空气混合动力系统,提高引擎25%的使用率,” Michael Ayres说道,“这种引擎将代替汽车的主要引擎,在汽车需要的时候提供额外的动力。”第一次测试定于2016年初。

阿根廷的长途路线,当然,巴士由电力驱动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走——除非在电池技术方面有突然的突破。并且,对于平板卧铺的席位,全球大多数乘客与此同时将不得不忍受这种便宜——并且不一定快乐的——长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