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摩登百年:可口可乐弧形瓶

中国日报网

美国可口可乐匀称的饮料瓶已走过一百个年头。瓶身完美的曲线使它不仅成为了永恒的设计,也是一件艺术品。乔纳森·格兰锡(Jonathan Glancey)为您报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其源头多种多样,上至腓特烈大帝拿破仑·波拿巴(Frederick the Great, Napoleon Bonaparte),下至公元2世纪的罗马医生克劳迪亚斯·盖伦(Claudius Galen)。粮食是行军的必备之物,那他们喝的又是什么?自1942年,美国军队涌入欧洲,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可口可乐以其完美的弧形瓶而著名。

二战期间,美军喝了十亿瓶通过海运运到欧洲的可乐。可口可乐公司作出规定,战区任何一家影院的可乐价格都是固定的,每瓶5美分。战时的海报还描绘出一幅意大利空军特别行动勤务组(GIs)在战争结束后的意大利,和解放的孩子们一起笑嘻嘻地分享可乐。另外,摄影记者还发回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久经沙场的步兵们,他们愉快地喝着可乐,即便他们得继续向莱茵河(the Rhine)挺进。

可口可乐瓶的身影在1942年美军挺进欧洲时就可见。(盖蒂图片社:Corbis)

二战向世界推广了可口可乐。今天,我们所喝的可乐,是源于前同盟军上校、吗啡上瘾者兼药剂师约翰·彭伯顿(John Pemberton)在1886年的格鲁吉亚的亚特兰大调制而成。当时可乐的的身影遍布其他各国,除了古巴和朝鲜。1985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把可乐带去了银河。

尽管今天可口可乐以不同的种类、大小在自动售卖机出售,但世界最出名可口可乐形象仍是完美的瓶身曲线,也成为了十九世纪可口可乐公司的脚本标志。数以万计的人说,玻璃瓶装的可口可乐味道最好。不管是否有相关科学证明,很多人都喜欢玻璃瓶装可乐,且手感设计非常好。

弧形瓶设计之初

“可口可乐瓶是兼科学和实用于一体的杰作。简单来说,瓶子的设计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瓶身合乎逻辑、不多耗费一丝材料,能给人带来愉快之意。这是‘流体包装’最完美的设计,也是史上经典的包装之一,”生于法国的著名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说,“设计的目的就是销售”而且“这最可爱的曲线也是销售曲线的显示”:可口可乐瓶拥有全球公认的可爱曲线设计。

有趣的是,当时,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有向全球销售含可卡因的甜饮品。但从1903年,在没有可卡因的情况下,零售商通过将苏打和酒吧里的饮用喷泉混合起来,再用瓶子包装。当时的饮料公司还没设计出自己的“流体包装”。一战期间,美军在1917年启航前往欧洲时,山寨饮料已比比皆是,包括Cheracola、Dixie Cola、Cocanola等。可口可乐也是时候“动真格”,建立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霸权了。

装瓶厂里传送带上的可口可乐空瓶子,摄于1955年(图源:盖蒂图片社)

1915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律师哈罗德·赫希(Harold Hirsch)组织了一场瓶子包装设计大赛。他邀请了八家包装公司参与比赛,要求参赛者设计出“可口可乐的瓶型,必须做到:即使在黑暗中,仅凭手的触摸就可辨认。白天即使看到一个局部,也要让人马上知道这是可口可乐的瓶。”

获胜者是来自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Root Glass公司的Earl R. Dean。他的设计灵感来自可可豆的豆荚,并使用了《大英百科全书》里的豆荚照片为创作素材。设计成品比因窈窕曲线著名的性感女星梅·韦斯特(Mae West)和露易丝·布鲁克斯(Louise Brooks)更窈窕,也体现了窈窕瓶身设计的适用性,且颠覆了装配厂的普通装配线。经过1916年的修整,四年后,也就是1920年,窈窕的瓶子成为了标准的可乐瓶。到1928年,其销售额就赶超苏打喷泉饮料的销量。1941年,战争把可乐带上了战场,并征服了全世界。

1920的可口可乐广告上,可乐瓶身比设计之初的更纤细。(图源:Alamy图片社)

1957年是可乐弧形瓶百年史的聚焦点。雷蒙德﹒罗维和他的主管约翰·埃布斯戴(John Ebstein)进行改革,用白色的字体代替了瓶身上的压纹。虽然原创设计源于1886年弗兰克﹒梅森·罗宾逊(Frank Mason Robinson)独树一帜的设计,但瓶身的设计可谓是与时俱进。罗宾逊是潘伯顿上校(Colonel Pemberton)的簿记员,他的书写需要用史宾塞书法(Spenserian’ script)书写。该书法由普拉特﹒罗杰斯·斯宾塞(Platt Rogers Spencer)发明,广泛用于商业往来信件以及个人信件,成为了美国商业通信的标准字体,直到1920年打字机发明以后才被取代。饮料中的两种糖浆成分,激发了罗宾逊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当时彭伯顿就是从过时里萃取咖啡因,发明了自己的专利饮料。

波普艺术?

可口可乐瓶只是早期许多例子中的一个,是最好的平民化设计。1950年,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商业产品。是设计师雷蒙德·罗维的又一简洁而成功的作品。其设计范围还涵盖火车头的设计、“美艳”的汽车、灰狗巴士(Greyhound)、美国宇航局(NASA)空间站的内部设计,并获得了高度赞誉。

赛车手斯特林·莫斯爵士(Sir Stirling Moss)赢得1957年英国汽车大奖赛(British Grand Prix)后拿起可乐一饮而尽。(图源:雷克斯图片社)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也在可乐瓶上不断进行设计。他在1975年写道,“美国的伟大之处始于它的传统,无论是最有钱还是最贫穷的消费者,他们都能买到同一样东西。你能在电视上看见可口可乐的身影,你知道总统、伊丽莎白·泰勒(Liz Taylor)也喝可乐,你也能喝上可乐。可乐就是可乐,不会有优劣之分,再多的钱买到的也就是和街角流浪汉喝的可乐一样。所有的可乐品质都是一样的。伊丽莎白﹒泰勒、总统以及流浪汉都知道这一点,你也应该知道的。”

安迪·沃霍尔从1962年其收集的210个可口可乐瓶。(图源:Corbis)

还有其他的艺术家,像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还有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都被可乐瓶深深吸引。可乐瓶成为了波普艺术(Pop art)的标志,并对20世纪60年代的汽车设计产生了直接影响。雷蒙德·罗维1962所设计的Studebaker Avanti汽车大概源于“可乐瓶造形”,该汽车就像可乐瓶一般。据说,车身的边线设计激发了1963年“美艳”的别克(Buick )Riciera系列和各类庞蒂亚克(Pontiac )GTO系列的汽车设计,随后也萌生了雪佛兰的科迈罗系列(Chevrolet Camaros)和道奇(Dodge )Chargers系列的设计。在英国,则有Rootes of Luton销售的1968年沃克斯豪尔(Vauxhall Victor)系列汽车。另外,1970年,福特(Ford)推出了Mk III Cortina。该汽车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只由英国福特汽车公司位于戴根纳姆(Dagenham)的工厂生产。碰巧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标志形式和可口可乐的一样,都是史宾塞书法。在短期内,标志和产品设计把两家平民化的公司联系在一起。

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the High Museum of Art)正在举办一场名为“可口可乐弧形瓶:历经百年的美国经典”(The Coca-Cola Bottle: An American Icon at 100)的艺术展,展览时间截止到10月4日。该博物馆出于著名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之手,并于1983年对外开放。另外,艺术展最大的捐款者是来自可口可乐公司前掌门人罗伯特·W·伍德罗夫(Robert W Woodruff)。伍德罗夫曾表示,“无论他去到那里,无论该会花费公司多少钱,在座每位穿着制服的人都能得到一瓶价值五美分的可乐。”,尽管与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1951年的自传《不要试图改变》(Never Leave Well Enough Alone– knew)标题相违背,可口可乐瓶身设计还是做出了细微调整,可口可乐瓶就像一位充满活力的百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