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科书争议为何愈演愈烈?

中国日报网

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的因素催生了日韩“教科书之战”。

1982年日本政府审查的教科书内容首次成为一个国际问题,自那时起,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就一直备受争议。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教科书反映政府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的立场,然后引起了如今的风波,这只是日本地区外交中“老问题”的小插曲。

具体说来,日本政府审查通过的所有教科书都宣称日本拥有钓鱼岛和日韩争议岛屿独岛(Takeshima/Dokdo Islands,日本称“竹岛”)的主权。日本文部科学省称,这些修改是为了回应韩国教育部的类似举动,是有必要的。

此次修改还包括七本教科书中有六本淡化了1945年日军强迫大批冲绳居民自杀所遭到的谴责,只有一本教科书提及慰安妇问题。

东北亚地区在教育问题上将上演新一轮的“猫捉老鼠”(韩国教育部表示将增加教科书中有关独岛和慰安妇的内容),看来日本和韩国忽略了他们的长远利益。

两国政府都受制于国内利益团体,为了顾及他们的情绪而宣称其主张,这使得问题不断恶化,对于未来决策者也将更加棘手。日本和韩国在这场以牙还牙的报复性博弈中针锋相对,双方均不退让,坚持使用激烈的外交辞令,也不能容忍对方的侵犯,双方的道德声望以及外交“脸面”都受到了威胁。

不幸的是,日本和韩国的政治家们都无法抵抗民族主义压力,对于这一现状也没有治疗的“良方”。

是否采用政府批准的教科书最终取决于当地的学校董事会,因此学校董事会和居民曾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2001年和2005年日本文部省批准了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Tsukurukai)备受争议的教科书,该教科书当时的市场份额不足1%。由于资金持续匮乏,扶桑社(Fushosha)最终放弃了该书。这对社会运动者参与者来说是一个胜利,他们成功说服了当地学校董事会放弃使用该教科书。但是,最近的一轮审查对课本进行了强制性的统一,当地学校董事会的选择权受限,因此这次教科书不太可能出现重大改变。

日本文部省能如此激进地修改教科书,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教师工会地位的下降。政治上“偏左”的教师工会,一度阻止了政府的过分行为,如今的影响力却在逐渐下降。

日本教科书市场也束手无策。民营的教科书出版社必须遵循政府要求,否则政府有可能不再批准他们向当地学校董事会销售教科书。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教科书市场正日渐衰退,这种情况下,违反政府规定将给出版商带来致命的打击。

即便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最近相关事件的发展中也很难看到积极的征兆。我们只能希望这些波澜不会影响到韩国和中国以外的地方,不会对双边关系造成实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