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4月9日报道,中国官方重新开放了位于中国东北部大长山岛的机场,这座小岛人烟稀少,机场于2008年耗资600万美元重新整修过,计划2010年和2015年分别迎来4.2万和7.8万名游客。
但据中国民航总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内经过此岛的游客不足4000人,平均一天仅十几人。
自去年2月起,中国就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花费1.8万亿元用以提振不断放缓的经济。随着上次大笔投资之后——全力建设机场、高速公路和体育场馆,这些设施都未得到充分利用,又出现了新的建设项目提案。
虽然建筑公司从建设项目热潮中获利不少,但中国地方政府却背负了3万亿美元的债务,在这一繁荣之下只见得趋于疲软的地方经济出现不平衡,并向着建筑部门不断倾斜。
2014年辽宁省(包括大长山岛)经济发展居全国之末——GDP增幅仅为5.8%,远远低于9%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说,“现在十分有必要认真讨论大型工程项目的经济理性。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高速公路和机场吗?”
11月中国官方及经济学家估计,自2009年至今的五年中,中国已浪费了42万亿元用于“无效投资”上,而且过去两年这个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空无飞机的机场
要在大长山岛那座现代化的机场里看见一架飞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是公布的到达大长岛的唯一路线,该机场的工作人员说大长山的长海机场已经有6个月没有运营了。
星期三的早晨,长海机场售票处一名女性员工离职了。不过,清洁员仍把灰色的大理石地板拖洗得光亮如镜,卫生间里也一尘不染。
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路透社记者,“我们打电话询问两三天之内是否有航班。被告知飞机正在维修。”一名男同事坐在包裹扫描屏幕前,头弯向膝盖,看样子是睡着了。
机场外,这座小机场对全岛3万名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除了商店和饭馆,机场周围还有渔民们的家。岛上居民说,这里的人还是习惯选择渡轮往返于大连。
据当地媒体报道,大连政府毫不气馁,计划今年耗资14.8亿元用于机场扩建,以便到2020年能容纳25万人,这项计划也是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之一并打算把这个渔村变成度假村。
大连长海县宣传部的吴红(音译)称,机场扩建是为了跟上该岛的发展步伐,而且去年迎来110万游客。
“就GDP指标来说,这不是坏事。不管怎么说,它带来了经济增长”,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J Capital Researc)分析师苏珊娜•克罗伯(Susannah Kroeber)如是说,自2012年起她就一直跟踪关注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但这是有效利用资源吗?显然不是。”
最大最高最长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建立公司以吸收大型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带来的债务,打着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可以避免直接借外债,但不断积累的债务已变成了经济发展的一大威胁。
这一结果还包括青岛市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以及连接青海和西藏的海拔最高的铁路线。建设了很多住宅的新区,比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和天津的于家堡,在中国住宅地产低迷的情况下变成了鬼城。
关于用户数字的官方信息很少,2013年道路收费降低后中国高速公路收费损失了100亿美元。中国铁路总公司拥有世界里程最长的铁路网络,9月份该公司称总负债达3.4万亿元。
但是,人们担心政府很难从过度建设的泥沼中走出来。尤其是建设项目不断加速的中国内陆西部地区,40%的地区赞成建设机场、铁路和公路。
政府数据表明,水泥生产在贵州省和云南省最为迅猛,这两个省是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最为贫穷的两个省。
中国北方,地方政府在经历过建筑业繁荣期之后正面临着钢铁和水泥过剩的问题,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分析师克罗伯说:“在建设了如此多的超出预想的建筑后,你才能看到发生了什么。”
“我们认为,这些趋势的早期发展情况……现在已经在中国的某些地方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