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罕见举行军演庆祝战胜日本——为何是现在?

中国日报网
作者:古谷浩一,朝日新闻中国总局负责人。

1984年10月1日国庆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纪念活动,对于这个国家的民众来说是个尤为难忘的日子。
人们意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黑暗和动荡岁月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将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参加了当时庆祝游行活动的郭建崴回忆,当时从早上开始他的心情是如何的紧张。当时他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大三学生。
51岁的郭建崴说:“当时我都害怕(这么做)会被警察拘留,但我一直告诉自己我应该尽一切可能把我带着的东西藏起来。”
郭建崴和他的同学的衣服里藏着一个自制的横幅,横幅上用墨水写着“小平您好”几个字。
“小平”指的是时任最高领导人的邓小平。当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前的时候,郭建崴和其他一些人突然拿出自制横幅并将其高高地撑起。
在中国,单以名字称呼国家领导人是一种禁忌,这在一个有序的游行活动中是种挑衅行为。
但中国当局对这种行为做出宽大处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翌日在版面上刊出了一张他们横幅的照片。
现在担任科普杂志《化石》主编的郭建崴说道:“我们坚持对祖国的未来寄予希望。邓小平就象征着这种希望。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逮捕)是因为我们的举动代表了当时人民的意愿。”
在庆典仪式上,邓小平也大胆地恢复了因文革动乱和其他原因所搁置25年之久的军队阅兵式。
陆海空三军部队游行至天安门时,邓小平站在敞篷轿车里向人群挥手。这向国内外的观众传达了邓小平牢牢抓住政权的政治信息。
郭建崴说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天发生的其他一些事情。他和他的朋友在参加完当天庆典后的晚上返回天安门广场,与来华友好访问的3000名日本年轻人代表一同跳舞。
因此在这次活动参与者的记忆里,很明显有三个关键词:邓小平、阅兵式和中日友好关系。
31年后,习近平主席的领导班子打算在今年9月3日举行另一次阅兵式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984年以后也举行过阅兵式,包括纪念建国50周年,但没有一次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
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会在现在来一场阅兵式呢?
一位高级老干部说这次史无前例的阅兵式是为了展示习近平对政权的掌控,这跟邓小平时代如出一辙。
“这当然部分是为了作为对日本的一种警告,”这名干部称。“但最重要的是要传达出习对于政权的牢牢掌控这一信息。”
“(对于阅兵式)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ICIR)美国研究所所长达巍表示。“国人的爱国情绪正明显地高涨起来。”
不管这些评论怎么说,作为一个日本国民,我不禁对我们强大的邻国表面上为了纪念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而实际上是为了展示其军事实力这个做法感到不安。
当我想到2015年9月3日会怎样刻进中国民众记忆之时,我的一丝忧愁便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