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华盛顿方面不满的是,英国加入的决定,会鼓励了其他美国盟友做出类似决定。
3月12日,英国宣布加入正式申请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此举令人意外,也引来了美国方面的严厉谴责。
亚投行由中国于2014年秋季发起创办,10月举行正式签约仪式。在首次签约仪式上,包括中国在内的21国参与签署成立亚投行,法定资本达1000亿美元。该行旨在为成员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但是,除了印度,大部分有影响力的中国邻国都放弃加入,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同时,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对这些国家施加重压,不让他们参与签约。
但是,正式成立后,亚投行保持着稳健发展。印度尼西亚在新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的领导下,于2014年11月末加入亚投行。2015年1月,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塔吉克斯坦签约加入。不过,伦敦方面决定加入还是很震撼的。作为美国第一大盟友,英国是第一个成为亚投行创始国的欧洲国家。
3月12日,英国财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宣布,英国“旨在成为亚投行未来的创始国”,成为加入亚投行的“第一个西方大国”。奥斯本说道:“在亚投行成立阶段加入,会给英国和亚洲提供一个共同投资、共同成长的平等机会。”
说得委婉些,华盛顿方面不高兴了。奥巴马政府的一名高官对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称,英国此举强调了英国“为适应中国不断做出调整”的趋势。此官员还抱怨称,英国“几乎没有与美国磋商”就做出了这一决定。英国官员否认这一说法,并向《卫报》(The Guardian)透露,奥斯本与美国财长杰克•卢(Jack Lew)就此问题展开过讨论。
在《卫报》上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说道:
“对于亚投行,我们坚持一贯的清晰立场……我们相信,任何新的多边机构都应采纳世界银行和地区性的开发银行的高标准。基于一些讨论,我们担忧,亚投行是否可以达到这些高标准,特别是在治理、环境与社会保障方面。”
该声明还表示,加入亚投行是“英国的主权决定。我们希望,也期待英国推动亚投行采用高标准”。
奥斯本的声明也表示了对亚投行治理问题的担忧。此声明表示,通过与其他创始国参与起草亚投行《协定》,“在确保亚投行责任、透明和治理达到最佳标准这方面,英国将会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表示,亚投行的股份将会根据各国的GDP决定。也就是说,中国将会是亚投行最大的股份持有国。 中国政府方面也领先为亚投行提供一半的成立资金。上述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一些分析家担心,亚投行会被中国完全控制,而不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各独立股东参与表决。中国官员否认了此说法,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中国在参与治理方面的影响力会逐步降低。
很多分析家——包括美国的分析家——认为,如果确实存在治理方面的隐患,为了消除美国方面的焦虑,最好的做法就是让更多的美国的盟友成为其创始国,帮助亚投行从内部建立规范(此观点由《外交家》(The Diplomat)副编辑普拉山•帕拉梅斯瓦兰(Prashanth Parameswaran)提出)。伦敦方面看来已默认此方法。现在的问题是,其他美国盟友,特别是澳大利亚和韩国,是否会打破美国的限制,追随英国的做法。
总理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领导下的澳大利亚政府到目前似乎都是决定与亚投行保持距离,直到其所担忧的治理问题得到解决。但是,正如《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指出,英方的决定导致一些澳内阁成员重新思考他们的立场。据估计,在3月末的内阁会议,此争论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一些“密切观察员”告诉《悉尼先驱晨报》,他们希望看到一个高条件的承诺。澳贸易部长安德鲁•罗布(Andrew Robb)甚至表示,对于澳大利亚最终加入亚投行这一点,他十分自信。
《悉尼先驱晨报》还指出,澳大利亚和韩国正共同努力“制定一份可接受的治理标准”——就是说,如果堪培拉政府决定给出有条件的承诺,首尔政府也会如此。韩国财长崔炅焕(Choi Kyung-hwan)之前表示,如果首尔对治理的担忧问题得到解决,“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入亚投行”。
中国对作为创始国加入亚投行设置了时间限制。中国财长楼继伟(Lou Jiwei)称,有意愿的国家必须于3月31日前加入。这就意味着3月极有可能成为吸引成员国加入的最后推动力。楼继伟以更多惊喜等着亚投行作为诱惑,他表示,日本和几个的“欧洲大国”正在考虑投标。但是,楼继伟表示,亚投行在考虑吸收其他洲的成员国之前,首先重点关注亚洲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Hong Lei)表示,中方欢迎英方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洪磊强调,亚投行将遵循“开放、包容、透明、负责、公平”的原则管理和运作。他还说道:“亚投行将会学习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良好实践,同时避免遇到相似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