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独立电影经典之作《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的问世,是他日后在影坛挥毫泼墨的开端。
2015年,理查德·林克莱特将有可能凭借其耗时12年的心血之作——《少年时代》(Boyhood)夺得奥斯卡奖,而他对电影时间概念的运用却远不止于此。此前,他就用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他广为人知的“爱在”三部曲,描绘了美国旅人杰西(Jesse)与巴黎学生塞利娜(Celine)之间的浪漫爱情。“爱在”系列的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上映于20年前,如今看来略显小众,而且并未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绩。但这些年来,这部电影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并为独立电影立下了里程碑。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续集《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和《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赋予这对主人公的庄重叙事色彩。
如果将三部电影连着一起看,会产生与观赏《少年时代》类似的奇妙体验,大概是源于见证伊桑·霍克(Ethan Hawke)和朱丽·德尔比(Julie Delpy)年岁渐长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但这却无法掩盖《爱在黎明破晓前》散发出的强烈光芒:尽管是序曲,它却是三部曲中我最喜爱的一部。从很多方面来讲,它最阳光,也最单纯。杰西(霍克饰)与塞利娜(德尔比饰)在一趟开往维也纳的火车上邂逅了。两人相谈甚欢,一拍即合,决定一同动身,夜游古城,谈谈对世界以及他们所处之地的看法。
听起来实在令人厌烦,事实也恰好如此,但这恰恰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如今,观众已与角色共同成长,电影就更是显得矫揉造作。杰西的高谈阔论无聊得让人想翻白眼——他就是一个外语不通、揣着火车通票漫游欧洲的“丑陋的美国人”,内心深处,他对此心知肚明。全片第一幕讲述的就是杰西试图给个性十足的塞利娜留个好印象——诚恳真挚,而又淡漠疏离。20岁左右的年纪,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前进,有时会畏缩不前。这部电影之所以大获成功,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诱人的魅力(刚好霍克也是个极富个人魅力的演员)。
相较其他独立电影,这部电影更注重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林克莱特试图在影片中保持性别平衡,因此与编剧兼女演员金·克里桑(Kim Krizan)合作编写了剧本。电影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外向的杰西一直在试图砸开塞利娜这颗坚硬的核桃。这部电影不仅仅关于浪漫的爱情,更像是一种隐喻——美国90年代早期懒散倦怠的年轻人正在试图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而这些问题,他们向父母(通常已离异)寻求答案无果。遥想铁幕落下的几年间,布达佩斯当真是一片充满异域风情之地吗?杰西在从布达佩斯赶往维也纳的途中,一边闲逛一边思索人生的几大问题(同时也从他前女友那堆焦头烂额的事中恢复过来)。
欧洲的异国情调赋予《爱在黎明破晓前》一种“时间胶囊”的味道。续集中依然延续了此前出现过的场景,但情怀却有所改变。《爱在日落黄昏时》中,杰西与塞利娜再次漫步巴黎,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感。《爱在午夜降临前》在风景如画的希腊半岛取景,实际上,无论在希腊,还是在其他地方取景,效果也无甚差别。因为《爱在黎明破晓前》让人感觉维也纳是个神奇的国度,只有在那里,杰西和塞利娜才能度过完美一夜,随流水赋诗,就像是为他们度身定制的一样。
如今,你不可能再拍出这样一部影片(里面的作诗桥段令我想起扎克·布拉夫的电影),就算拍出来,也不过是厚颜无耻、矫揉造作的产物。除此之外,《爱在黎明破晓前》还有千百种无法复制的理由。20年后再看,才能看出杰西和塞利娜当年的旅程是多么愉悦自由,没有被网络和手机束缚。因为没有Facebook可以提供再次联系的机会,他们戏剧性的离别便显得尤为沉重。他们相互承诺六个月内重聚,而并未交换联系方式,实在是种幼稚的冲动。九年后,在《爱在日落黄昏时》中重逢时,他们依然显得不以为然。
《爱在黎明破晓前》看起来只是由两个20多岁年轻人无足轻重的交谈组成。但比起林克莱特的早期电影,这部影片对他来说是向风俗叙事电影进阶的重要一步。1991年,极具创意的《都市浪人》(Slacker)对一个美国独立电影人来说是开创性的,完全颠覆了线性叙事,1993年的《年少轻狂》(Dazed and Confused)同样扎根于晕映形式。而在完成《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拍摄后,林克莱特开始为电影注入更多颇具好莱坞风情的风俗故事,比如《牛顿小子》(The Newton Boys)和《摇滚学校》(School of Rock)。
《爱在黎明破晓前》是一次中期跨越:它也有着流动性的叙述方式,但却是从一点讲到另一点,比林克莱特以往的任何尝试都更加直接。讽刺的是,在杰西与塞利娜九年一度的相逢里,“爱在”系列在不经意间就将导演的伟大成就全部打碎。第一部里的他们还是与现实世界搏斗的大学生;第二部就已经进入到忧郁的而立之年,思考人生何处出了差错;而到了第三部,他们变成了已婚人士,依旧在思索是否还应为人生增色。《少年时代》是导演凭借前所未有的形式取得的一次独特成就,而《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演变看上去则更像一次惊喜的巧合,离奇怪诞,却在不经意间点石成金。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首温暖浪漫的插曲单独欣赏,亦可将其视为一部传奇故事集的开端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