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遭遇糟糕天气的情况下,现代飞机足以应变,能够摆脱闪电袭击,极强湍流,甚至能在仅有一个引擎的情况下飞行几个小时。鉴于这些卓越的耐久性,有人会想知道为什么雷暴可能会是如此大的威胁,为什么飞行员努力尝试避开他们。这是因为雷暴会将飞行员所害怕的麻烦和危险结合在一起。
“恶劣的生物”
“雷暴是所有飞机遭遇危险的根本原因,因为所有失事的飞机基本大都存在这一原因。"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方案负责人布鲁斯·卡迈克尔(Bruce
Carmichael)博士说道,“涡流、严重的结构性积冰、发动机结冰、可见度降低、闪电、风切变、急剧上升气流及下沉气流。你能想象到的任何能导致飞机遇险的因素。”
如今的飞机能在无结构性损伤的情况下承受极端涡流情况,但颠簸的飞行会使飞机上的乘客受伤,尤其是在没有系好安全带的情况下。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报告,每年大约有60人在涡流中受伤,而在1980至2008年间,有三人死亡。因此,最好要避免在雷暴中常见的剧烈上升和下沉气流。“微暴”(microburst)极其狂暴;;这些出现在小型或即将形成的风暴的小区域下沉气流可以引起速度高达150英里/小时的疾风——这是甚至连坚固的飞机都必须屈服的力量。
飞机遭受闪电的袭击有一定的概率——根据安全基金会(Flight Safety
Foundation)的说法,一架民航飞机大概平均每年会有一次要遭遇闪电——但这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遭遇气流引起的颠簸不会威胁乘客,而现代飞机的设计是能够经受闪电,并在实验的过程能适应人工闪电的袭击。
然而,冰则尤其危险。从雷雨顶端直冲下来的冰雹能够对飞机造成结构性损伤。吸了大量冰晶的喷气式引擎会熄火,不过飞行员常常能够重启引擎。2009年6月法国航班447坠毁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冰晶堵塞空客A330监测飞机速度的的测速管。这导致飞机计算机从自动操纵改变到手动控制,飞行员无法准确做出反应。这架飞机失速,坠毁于大西洋,288名乘客及乘务员遇难。
曾在军方和商务航线服务过而现在作专家证人的迈克尔·G·福特恩(Michael G.
Fortune)认为,在所有上述原因之中,雷暴是“非常令人厌恶的东西,你不要去惹恼他们。你会尽你所能远离他们。”
面对雷暴:飞越还是绕行?
幸运地是,现代天气监测及雷达设备能观测到雷暴。在美国,美国联邦航空局能提前六至八个小时跟踪到暴雨,并安排航线躲避免。在天空中,飞机使用雷达能看到在100英里以外的区域里的大暴雨。
避免暴雨通常意味着要绕飞暴雨,因为暴雨能够出现在高达6万英尺的空中,远远超过了民航客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极限。这里也可能在晴天出现强烈气流,远远高于暴雨的顶端,雷达无法监测到——雷达可以监测到大雨。卡迈克尔称,不过,飞机有时确实会飞越暴雨。”每个航空公司都有自身的规则和程序,要求飞机应该飞离糟糕天气的距离,而飞行员可以决定飞过这个区域糟糕的天气而不是在绕行。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因为这是航线更直),同时也避免了混乱,否则领空会因此变得非常拥挤,而变更路线会让问题变得非常棘手。
在获得更多关于QZ8501航班的消息后,我们才能推测该航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其消失前不久,机组在飞机从雷达上消失前要求从32000英尺爬行至38000英尺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度,这是一个避免剧烈气流的标准操作。不过,如果飞机冲进雷暴中,或者未能远离危险天气,这将会成为事情变糟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