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毕加索与英国艺术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日报网

一场名为《良知与冲突:英国艺术家与西班牙内战》(Conscience and Conflict: British Artists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的展览正在英格兰东南部城市奇切斯特(Chichester)的帕兰德之家画廊(Pallant House Gallery)举行。这次展览反映了英国艺术家对西班牙内战的态度,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名作在展品中占据主要席位。他在作品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而当时英国的艺术家们也已经意识到,西班牙是未来战争的战略基地,也是希特勒的演习场。

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局部(1937年)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在毕加索1937年作品《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中,画中女子的眼里看起来好像有黑色的星星,但细细看来,它们其实是格尔尼卡(Guernica)上空徘徊着的正在空投战备物资的轰炸机。这才是她哭泣的原因。她的嘴唇因痛苦而紧皱,苍白如骨,牙齿紧咬手帕,带着死气的绿色和黄色浸染了她的脸颊。泪珠滚滚,汇聚成河,化作她的发。一只昆虫正舔舐着从她眼中淌出的溪流,仿佛悲伤如蜜。

1937年,德国战机轰炸了巴斯克(Basque)古老的都城、西班牙中北部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为此创作了这幅《哭泣的女人》,希望引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共同哀悼。这幅20世纪最伟大的战争画与任何一场世界大战均无关系,却诞生于佛朗哥将军(General Franco)及其极端右翼分子反对西班牙共和国民主选举而导致西班牙四分五裂的内战之时。当希特勒(Hitler)的德国战机代表佛朗哥轰炸格尔尼卡时,毕加索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如洪流般决堤。

克莱夫·布兰森(Clive Branson)作品《巴特西的游行示威》(Demonstration in Battersea )(1939年)图片来源:克莱夫·布兰森家藏

作为毕加索的朋友兼粉丝,英国超现实主义者们将这批画作中最有力的几幅带回了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兰·彭罗斯(Roland Penrose)买下了《哭泣的女人》,后将其赠予泰特美术馆(Tate)。彭罗斯还买下了毕加索在格尔尼卡轰炸前创作的蚀刻画《佛朗哥的梦想和谎言》(The Dream and Lie of Franco)。作品以讽刺手法刻画了佛朗哥,一个给马开膛、袭击太阳的白痴和混蛋,留下一地妇女在荒原哭泣。毕加索画笔下的佛朗哥,一半是堂吉诃德(Don Quixote),一半是无耻之徒。这套连环蚀刻画共有18帧,在最后的画面中,一位母亲绝望地抱着她死去的孩子逃离着火的房子——这一画面后来在毕加索同年春天的作品《格尔尼卡》中再次出现。

在一张1939年的照片里,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在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的《格尔尼卡》前发表演说。这幅伟大的战争画当时正在伦敦东区展出,画中的场景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攻击来说是一种怪诞的警告。

亨利·摩尔作品《西班牙囚犯》(1939年)。图片来源:由亨利·摩尔基金会授权翻印

本次展览表明,当时的艺术家和激进分子们已经看到了被英国政治体制所忽略的真理。英国艺术家们自告奋勇前往西班牙参加斗争。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的儿子朱利安(Julian)就在那里牺牲。其他艺术家则通过艺术作品来支持西班牙共和国,从亨利·摩尔(Henry Moore)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西班牙囚犯》(Spanish Prisoner),到约翰·班廷(John Banting)对虚伪教士(一面为统治阶级做帮凶,一面为死者祈祷)的辛辣讽刺作品,不一而足。

展品还包括国际纵队(International Brigade)使用的海报和旗帜等文物。那么西班牙内战给英国艺术界带来多大的启发呢?在毕加索巨大的艺术造诣面前,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了。尴尬的是,这次展览中的“最佳英国画作”是爱德华·巴拉(Edward Burra)和温德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的作品,而这二位都对佛朗哥的遭遇表示同情。巴拉的作品《看守》(The Watcher),采用了与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相似的画风,创作了大地走向疯狂的怪诞景象。战争的悲剧超越了艺术家们的政治选择。

爱德华·巴拉作品《看守》(The Watcher)(1937年)

然而,如果凭此界定大多数英国左翼艺术就此改变方向,从稳重的写实主义发展为二手超现实主义,则并不正确。支持西班牙共和国的年轻理想主义者们准确地看到,西班牙是未来战争的战略基地,也是希特勒的演习场。

英国超现实主义者们对西班牙采取了激进路线,用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而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的绥靖政府有意采取中立态度。于是,在1938年,超现实主义者们进行了一场游行。他们穿过海德公园(Hyde Park),头顶高帽,身坠尾巴,戴着纸面具,装扮成张伯伦的样子。其中一个面具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此次展览中最特别的一件遗物。

弗雷德里克·爱德华·麦克威廉(Frederick Edward McWilliam)作品《西班牙头》(Spanish Head)(1939年)图片来源:www.bridgemanart.com

这是一个动人的视觉历史时期,毕加索与年轻一代的英国艺术家们认清了人类的未来,并为之而战。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