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落后的西南部地区正努力寻求成为经济中心的机会
据《经济学人》报道,中老边境,每天都有上百辆卡车载着木材、纺织品和农作物运往中国,又从中国运回家用电器、小型机器和建筑材料。老挝的边界城镇磨丁(Boten)几近空城。仅有几家销售小吃或机械部件的尘土小店,一排锈迹斑斑的汽车,几栋空无一人的楼房还有一些鹅。泰国人妖表演的宣传广告在这儿可算是非常稀有的了。
越过中国边境,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平坦的大道,磨憨(Mohan)镇的大道上栽满棕榈树,道路两旁是物流公司、翻译公司、快递公司、机械店,还有卖泰国包包,化妆品和咖啡的店铺。这儿10多年以上的建筑几乎没有(一个显眼的邮筒,上面花了些图画,这应该是所有东西当中最新的了)。这里的很多居民也都是刚来不久。但这座中国小城镇并不是省会。街上可以看到走动的小鸡。很多公司都是午饭后不久就下班了。钱商们坐在芭蕉树底下与顾客搭话。
两国的边境城都在追求的更好的发展。老挝打算在一个废弃的金融城建一个跨国高尔夫球场。而磨憨则已经开始了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财富广场”(Fortune
Plaza)的建设。广场设有酒吧、商场、旅馆及办公楼。不管是当地领导人还是国家领导人都对云南西南部的磨憨镇抱着很大的希望,因为磨憨与老挝、缅甸及越南的边界线长达4000千米。他们想把磨憨打造成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毕竟让云南,中国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拉动亚洲一些最贫困又混乱的国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云南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大约2000多年前,中国西南地区的人们与欧洲进行贸易往来,跨越千山万水,将茶叶及其他商品运往欧洲。尽管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近年来经济发展举步不前。中国的31个省份中,仅有两个省份是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云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云南城镇收入差距也最为显著。远远落后于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大家通常会认为云南的经济已经无可救药了。其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是发展其旅游业的最大资产,但由于地处崎岖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的其他支柱产业还有国家控股的矿业和烟草业。私企投资并不多见。

拯救云南经济无需太多新意。早在1985年,云南建立“边境贸易区”(border-trade
zones)。自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就尝试着重新定位云南,将其从一个次要省份提升到多种跨境经济贸易网络中心。云南大学的杨先明(音)表示:“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就是从当地做起”。他回应称云南应该是新亚洲的中心。云南省份的一些城市将会比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要好,会像新加坡、泰国那样。因为云南省的这些地区将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航海战略性线路。
中国主席习近平已经在拟定一项新规划。2013年9月,习近平拟出发展纲要,重振古代丝绸之路,通过现代高速地铁网络、高速公路、管道、港口及纤维电缆抵达目的地。他所规划的经济发展大道遵循以下三条路线:1.中国中部通过陆路交通抵达亚洲中部及中东地区;2.通过航海将范围延伸至南部沿海区;3.从云南开始扩张贸易范围。
为表支持,习近平表示将提供资金资助。他承诺将拿出400亿美元作为“丝绸之路基金”。接下来还将拿出500亿美元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亚洲其他贫困地区的道路、铁路及其他交通建设提供借款服务。部分原因是希望这些地区能为中国打开市场。
国家领导人认为在亚洲所投入的联系及贸易对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关系在云南正在建立当中。云南省的瑞丽市与缅甸接壤,素以盛产香蕉和茶叶闻名,如今就等政府资助的高速公路的修建。漫长的隧道翻山越岭只为修路,这条路从云南省会昆明直通老挝边界,已在2008年竣工。从昆明到越南边界城市河口的铁路修建将在下一年完工。
边境关系日渐改善。缅甸的皎漂镇(Kyaukphyu)与昆明之间的双线输油管和输气管现已投入使用。中国联通公司即将完成缅甸和云南之间的光纤安装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这三个邻国的进出口贸易逐年增加。
但中国建立起来的这种紧密经济合作关系却可能会因邻国的动乱而遭破坏。6月份,泰国同意出资230亿美元与中国建造两条高速铁路,将在2012年开工。但却因军事问题这一协议迟迟未能达成。自2001年吴登盛成为缅甸总统后,缅甸相对开放,但其与中国的关系却开始变味。登盛终止了中国投资兴建大坝的合同关系,部分原因是想证明缅甸并不依赖中国的资金施舍。而将在昆明和缅甸之间修建铁路的计划也在待定中。
这些邻国担心中国的称霸野心。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害怕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会在这场边界合作中带来不对等的利益关系,即中国自身才是受益国。(因为老挝和缅甸的很多商品,比如药物和枪支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他们担心中国商品将会占领他们的市场,从而击垮他们本国产业。中国享受修建大坝带来的方便电力,但却可能给下游国家带来潜在的洪灾威胁。邻国抱怨称中国不过是铺铺碎石和钢铁,根本不打算与他们分享技术经验,所以他们通常都是聘用中国员工而非他们本国人。
更让他们惶恐的是中国的目的不仅仅是修路促贸易。这些邻国担心中国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扩张了其影响力。中国边境贸易的和平崛起与他们眼中的中国南海威胁性行为形成对比(有时这两者都涉及一个国家——越南)。不管是通过贸易还是运用自如的军事实力,中国的目的在于增强他们的地域统领地位。倘若这些邻国在经济上依靠中国,那么他们就基本不会在领海问题或其他有争议性的问题上提出异议。一些国外评论专员称习近平的丝绸之路建设计划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参照战后的美国政策,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寻求政治霸权。
中国不仅要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国期望也能与远国建立邻国般的友好关系,比如说新加坡和泰国。但与远国顺利建立友好关系,市场也不会自动活跃起来。鼓励商贸需要让劳动力流动更为自由,需要减少海关壁垒,还需要双方务必遵守法律法规。云南公司对于丝绸之路谈话显现出非常热忱的态度,但云南广为人知的走私行为却没有得到稍加制止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