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友好使者”如何萌化万方 盘点旅居海外大熊猫现状

中国日报网

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内的熊猫正趴在一块水泥台上晒太阳,屁股对着观众的它好像在顽皮地说:“别打扰我睡午觉,我想静静。”(刘婧 摄影)

中国日报网8月24日电(刘婧)大熊猫,我国憨态可掬的“国宝”,它们仿佛天生就是来“卖萌”的,无论吃饭、睡觉、玩闹还是发呆,大熊猫身上散发出来的可爱气质,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当地时间8月22日,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顺利诞下一对双胞胎宝宝,这使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旅外熊猫这个特殊的熊猫群体。

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将和平友好的“橄榄枝”伸向异域。1949年以后,中国曾在1957年第一次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赠给外国,大熊猫的爪印第一次印在了苏联(今俄罗斯)的土地上。在此后直至1982年的26年时间里,中国熊猫的足迹共踏上包括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在内的9个国家,这些国家接受了来自中国的23只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中国大熊猫都是被关注的焦点。1982年以后,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熊猫的交流方式从赠与改为租借和科技交流合作。除了7只1982年以前外赠的熊猫的后代加入了“外国籍”,其余身在海外的大熊猫都保留着中国“国籍”,归中国所有。

目前,中国已与许多国家开展了大熊猫繁育、生理等各方面的合作研究,涉及的大熊猫有数十只之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现在的状况吧。

2012年,大熊猫“二顺”出国前的生活照。(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加拿大的“大毛”和“二顺”

2013年3月25日,中国租借给加拿大的两只大熊猫“大毛”和“二顺”抵达多伦多动物园。大熊猫的到来在加拿大掀起欢迎热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称,多伦多动物园1985年曾展出大熊猫,一些老人还记忆犹新,很多市民都迫不及待地期待再次看到大熊猫。据《渥太华公民报》和《多伦多星报》报道,根据2012年2月加总理哈珀访华时与中方达成的协议,这两只大熊猫将租借给加拿大10年,前5年在多伦多,后5年在卡尔加里。

这两只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竹子是从美国孟菲斯空运到多伦多的。为了保证新鲜,每周运输两次,而且整个运输过程都由联邦快递的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将运输时间缩短到最少。2015年6月25日,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动物园的消息,“二顺”即将在今年当上妈妈,目前“大毛”和“二顺”状况都很好,他们已经适应了加拿大的生活。

2009年,泰国清迈动物园,旅泰的7岁熊猫林慧正在舔自己的熊猫宝宝。(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泰国的“海归”熊猫“林冰”

2003年,中国政府向泰国提供了一对大熊猫“创创”和“林惠”,供两国联合科研。2009年5月27日,“林惠”顺利产下一只雌性熊猫幼仔,这便是“林冰”。

大熊猫宝宝的出生引发当地民众对大熊猫几近痴醉的热爱,一场为大熊猫宝宝取名的活动更是吸引了2200万参与者。最终,“林冰”这个名字以最高票胜出,“林”取自其母亲“林惠”,“冰”则取自清迈一条著名河流名字的谐音。泰国人用这个中泰合璧的名字寄托了对大熊猫宝宝和中泰友谊的祝福。

“林冰”自出生之后就一直过着受宠、受捧的幸福日子,在它满月、百天、周岁的时候,泰方都会精心组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而泰国一家电视台还专门开设“大熊猫频道”,从“林冰”出生之日起,每天24小时直播熊猫家庭的生活起居,该频道自开播以来就稳居泰国电视收视率第三名。

2013年9月28日,旅泰大熊猫“林冰”从泰国回到家乡四川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

2010年3月27日晚8点30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推广大使、海归大熊猫“美兰”用嘴“关闭”自己“宿舍”的灯光。(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美国的明星“海二代”“美兰”

1999年,雌性大熊猫“伦伦”和雄性大熊猫“洋洋”一同飞赴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开始为期10年的旅美生活。2006年9月7日“伦伦”顺利产下了一只雄性幼崽,这就是“美兰”。如同它的名字一般,“美兰”是只十分漂亮的大熊猫,它因为长相帅气、态度傲娇,被人们戏称为熊猫界的“高富帅”。

2010年2月5日,“美兰”和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出生的四岁半雄性大熊猫“泰山”同乘波音777“联邦熊猫快递号”专机回到家乡成都。归国后的“美兰”一直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二号别墅,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但是它的明星生活并没有就此黯淡下去。除了吸引许多海外游客来看望它之外,在2010年,“美兰”还代表濒危动物“出手”,为“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在全球引起极大反响。在活动启动仪式上,“美兰”入选“地球一小时”活动的荣誉大使名册。“保护不好黑白的我,世界将失去全部的颜色”也成为“美兰”经典的号召口号。

当地时间2012年8月22日,大熊猫“宝宝”在柏林动物园去世。图为“宝宝”资料图片。(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德国的“嫣嫣”和“宝宝”

据新华网报道,作为中国国礼的雄性大熊猫“宝宝”旅德32年,给德国民众带来欢乐和美好的回忆,它2012年8月因年迈寿终正寝。“宝宝”的第一个雌性同伴“天天”1984年因感染病毒而亡;“宝宝”1995年“续弦”,但“嫣嫣”在2007年3月也先它而去。这两段“姻缘”均未能开花结果。

2015年1月12日,在柏林动物园离世的大熊猫“宝宝”和“嫣嫣”被制成标本在柏林自然博物馆首次展出。12日晚的开幕式尚未开始,中央展厅已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据工作人员估计,当晚共有1000多人前来一睹“宝宝”和“嫣嫣”的风采。

7月28日,德国柏林动物园宣布,装有熊猫“嫣嫣”标本的两个大箱子已经启程离开柏林前往中国。里边分别装有“嫣嫣”的骨骼模型和标本。整个运送过程将持续三天。

当地时间2014年8月23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大熊猫“凤仪”正品尝人们特意为它制作的蛋糕,庆祝8岁生日。(图片来源:东方IC)

旅居马来西亚的“凤仪”和“福娃”

2014年5月21日,中国租借给马来西亚的一对大熊猫抵达马来西亚。为了迎接“福娃”和“凤仪”的到来,马来西亚政府做了精心准备。为了让它们适应马来西亚热带生活,占地1.6英亩、耗资2500万马币的熊猫馆尽量模仿野生环境:婆娑的树林里,假山中流出一股泉水,两座小瀑布为熊猫馆增添了不少大自然的气息,展览室中多处放有冰块,让室内自然降温,尽量与中国的自然环境接近。

不论坚守异国,还是载誉归来,不论魂归故里,还是客死他乡,我们的“熊猫友好大使”将欢乐和中国人民的友好问候带给世界。祝愿我们大自然的伙伴们能够在人们的宠爱下,永远健康快乐地生活。

(编辑: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