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色书是怎样狂欢起来的?

中国日报网

填色书横空出世,身为图书编辑,不能不追问:这是怎么回事?

《秘密花园》号称“全球第一本引发成人填色狂潮的书”,其实成人填色书热销并非首次。2006年日本就有近20家出版商出版成年人填色书刊,其中东京的河出书房新社的“成年人涂色”系列图书11本,一年总发行量超过1200万册。但是为什么填色书现在火遍全球?我认为,这是社交网络大发展的结果。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填色书能在短时间内引发一场全球狂欢,堪称社交网络引爆流行的典型案例。

我想借用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里的观点来分析一下《秘密花园》的流行。如何引爆一场流行?《引爆点》认为需要三个因素的结合: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这都什么呀?外国人就喜欢编新词)通俗的理解呢,就是一个质量还不错的产品,需要先锋、明星、公知或者青年导师振臂一呼,加上当前环境、气候的配合,人民群众就应者如云,买买买!

“贝斯福的填色书系列引发了梦一般的疯狂。我们此前从未预想它会如此成功。”该书英国出版方营销主管如是说。在一个事物流行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能到什么地步。一旦到了“引爆点”,燎原之势就不可阻挡了。

我所谈当然全都是“事后诸葛“。《引爆点》一书出版多年来,多少人想按照书中所说来引爆流行,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特别是出版界,超级畅销书是如此神出鬼没——这也正是出版的魅力所在吧。

手绘打败电脑

单说填色书,并不是多么新鲜的概念,每个家里多少都有几本,不过以前的填色书基本都是给孩子用的,培养注意力、锻炼小肌肉、训练色感啦。很多的动画片虽然也会出衍生填色书,包括大卖的电影《超能陆战队》、《喜羊羊与灰太狼》,不过只是复制卡通形象,作为和电影互动的衍生产品,能卖一本是一本。而且市场上大部分的填色书用电脑制作,图案简单,缺乏美感,填色者只是机械地用大色块涂满空白,对培养艺术创造力毫无作用,也没有太大的乐趣。

现在这本《秘密花园》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成人制作,而且画得非常精致,作者乔汉娜·贝斯福大学学的就是织物图案设计专业,擅长以黑白二色勾勒出炫酷的作品。她坚信电脑制造的图案是冰冷的、没有内在灵魂的,因此她在创作的过程中从不使用电脑,96张图全部手绘。出版社还专门拍了一段教学视频,向读者展示她创作的过程。黑白线稿有简有繁,奇幻的花朵、叶子及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神秘又繁茂的世界,其中隐藏着各种小昆虫、小动物。

这当下受欢迎的填色书《秘密花园》、《烦了就想画几笔》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填色书,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填色,也可以在空白处作画。可以说,高品质的填色书和平庸艳俗的填色书最大的不同在于,留下了互动创作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种人引领流行

产品质量好就一定能畅销吗?非也。同样是填色书,《PICTURA神笔涂绘系列》由12位绘画大师合著,领衔创作者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造型顾问、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得主陈志勇,其中的一些填色插画还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烦了就想画几笔》的制作更加精美,每一张都可以分拆出来单独装裱。为什么销量就不如《秘密花园》呢?这就要说到营销了。

图书也是商品,出版只是完成了一半,营销工作至关重要!《秘密花园》由一位作者完成,又上《卫报》专访,又推教学视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温柔、优雅而富有创造力的明星作家形象。《PICTURA神笔涂绘系列》有12位作者,在宣传上反而吃亏。图书不像电影,大咖多了,并不会成比例增加吸引力,反而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烦了就想画几笔》上市晚,失去了宣传先机。

流行其实是由少数人引导的。《引爆点》中提到的“个别人物法则”指出主要是下列三种人导致了流行的发生。第一种叫联系员,那种“认识了很多人的人”,这个角色可以把信息快速散布出去;第二种叫内行,某一种知识“达人”,狂热地把相关的知识与朋友分享。第三种叫推销员,能把内行发现的东西用简易的语言和大众沟通。

《秘密花园》如何被“三种人”引导的?首先是出版商(内行)挖掘了产品,媒体像《卫报》、《纽约时报》以及《今日美国》的专文报道既是权威推荐又如同推销员,用简易的语言把此书传播出去。社交网络时代,明星、各种大V是不可小觑的联系人、知识达人,可以快速把信息传播出去。韩国明星金基范在社交网上发了一张涂色作品,获得17万点赞。美国歌手佐伊·丹斯切尔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秘密花园》。该书还出现在热门韩剧中,韩剧《Blood》使用了《秘密花园》做道具;韩星金来沅在拍摄《重击》时,在待机室里玩的也是《秘密花园》。这些图片和新闻再次在社交网络被热传。

在人人随手可以转发的社交网络媒体上,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三种人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合体。这套书刚开始的传播者是文艺青年、艺术达人、新闻记者,他们可以兼具联络员,内行和推销员的角色,迅速将资讯传递给了更多的城市白领,并继续向普罗大众渗透,而且也只有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才可能实现短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引爆流行。

强有力的附着信息 “附着力法则“说的是被传播的信息如果很容易被注意、记忆,则很容易形成流行。在《秘密花园》这个案例中,有两个附着力很强的信息,一个是“引爆全球购买狂潮的填色书”,一个“减压神器”。别管这两句话是不是科学,反正已经被这本书抢先贴在身上了。

在这个案例中,《秘密花园》借助新媒体发展了有两个很棒的“推销员”,一个是视频,一个是微信公号。首先是一段视频在朋友圈流传,不到一分钟,一幅幅从简到繁,化身绚丽的花园,最后出现图书封面:《秘密花园》,还有一句广告语,也是由黑白变身彩色:“在仙踪秘境中绽放你的生命色彩,当你拿起彩笔,世界变了。”犹如一部文艺大片的概念广告,让人未见其画先为之心动。在朋友圈中转发最广的一个公众订阅号题为:《一本只有264个字的填色书,引爆了全球购买狂潮》,标题很能吊人胃口。上色前后的对比图也让人过目难忘。很多转发的人说:“虽然知道是一个广告,但是里面图片真的好漂亮!”

很多人把以涂色书看做“减压神器”,出版商也将“减压”作为主要卖点。《舒压一整年》系列作者苏菲·勒布郎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她说“涂色的过程即自省与放松、静心聆听自己内心世界的宝贵时刻。” 《The Gorgeous Coloring Book for Grown Ups》的中文版干脆改名叫《烦了就想画几笔》。《5分钟学会禅绕画》提出:“不只是涂色,还是禅修!”

环境威力法则

■晒图互动求点赞

流行的趋势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只要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能形成潮流。当你身边有三个朋友都在看一本书、谈论一部电影、玩一种游戏,你就不得不关注。环境威力迫使你去加入这场流行的狂欢,何况填色书又是如此容易参与。基本轮廓艺术家已经设定好了,不需要绘画基础,不需要多大的创造力,你只需要填上颜色,就可以看到相当不错的效果。

如今社交网络发达,让读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展示自己的成功、收获赞美!成千上万的读者像明星一样把涂色作品上传到社交平台,接受“点赞”。这种网络社交圈的热闹带给人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减压舒压好晒图

一开始我很疑惑,为什么这本书这么火,不是一直以来都有填色书吗?好几个朋友异口同声地说:“压力大!”

据说填色是巨大的放松,当人们沉浸在填色的过程中,几乎能达到冥想的状态。减压的方法当然很多,冥想的门槛比较高,一般人士做不到,一不小心睡着了或者走火入魔。类似的还有瑜伽、书法、绘画都能让人凝神静气,达到减压的效果,但是这些都非一日之功。跑步、游泳、打球都是减压的好办法,但是不利于晒图呀,你在旁边练习,还得找人给你拍照。涂色就不同了,本身有艺术家设计好的构图和线条,光看黑白画就是一张艺术品,随便怎么填色都好看。再有点变化,就可以展示自己的艺术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