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是亦舒小说改编,据说亦舒小说是很难影视化的,仍记得由张曼玉、钟楚红主演的《流金岁月》,人美则美矣,剧情却乱七八糟。
《我的前半生》改编了亦舒小说,还收获不错的口碑。
我的前半生
The First Half Of My Life
看《我的前半生》时,结果看到罗子君的时候,她在商场试穿定制鞋子,见到丈夫和年轻女人路过,鞋子都顾不得穿整齐,巴巴跑上前去。“你在干什么?”“这是谁?”“噢实习生啊,你叫什么?”“啧啧。”
好啦,这事好不容易过去了,她又听到什么风吹草动,赶紧跑到丈夫的公司去。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拽着人家小姑娘不放,“你干嘛勾引我老公!”知道自己误会了之后仍然嘴硬。更是说出“婚姻面前,教养算什么”这种昏话。
完全不懂得自尊是什么,神经病一样。
亦舒是肯定不会喜欢这个罗子君的,她甚至不喜欢刘晓庆这种气质,鲜亮明丽太过计较。她喜欢林青霞,美得出奇但看似清淡不自知。
在小说里她怎么讲罗子君?“我是良家妇女,掷地有金石之声”。她会是靠不断察看丈夫手机,换来光鲜生活的人吗?
不得不说,电视剧版本的罗子君,是亦舒最讨厌的暴发户类人物。“角膜是什么?”“脚膜嘛就是敷在脚上的面膜呀。”
现在国产电视剧好像大多不知改编是什么,以为是保留男女主角姓名一致,保留“离婚”“千年好闺蜜”“小三”几个关键词,其他全改也没有关系。
改编是保留原著主旨,当然像《七月与安生》一样升华是最棒的,但一般做不到,那就至少保留,保留人家成功的IP原本要讲的主题。然后你改男女主角名字,改主要情节没有关系。这是好的改编。
不要说《我的前半生》是接地气的改编,然后拿依样儿照搬的《深夜食堂》来作对比。一般意义下的改编,此前口碑触底的《深夜食堂》没做到,现在口碑不错的《我的前半生》也没做到。
改编得糟糕就归因于人家亦舒的小说不好影视化。因为戏剧冲突不明显。硬要影视化的话,就要改变女主角那种独立好姿态,让她变得斤斤计较。
亦舒笔下女主角是都有独立自主的港女气质,女人不无理取闹梨花带雨苦苦哀求,电视剧还写不出来了?写到女性角色还是撒泼打滚靠着这个男人那个男人过活,情节还是女主角离婚后对着闺蜜撒娇在超市打零工苦苦挣扎,过段时间去抢闺蜜的高干男友?
一个有自尊的女性,生活里不只有男人。
然后又讲亦舒小说和现实相去甚远,《我的前半生》影视化之后是贴近了现实,这从电视剧评分就可以看出来。
好吧,大家乐意一辈子看八十年前的狗血剧,我们就拍呀。
虽然亦舒敲着黑板要告诉读者:“听好了听好了,虽然人人把你当做女人,对你的盼望只有嫁个好男人,自此留在他家中提供酒店服务。但你自己不要看低你自己啊。男人没有什么好相信的,相信你自己就可以。”
但大家不爱看啊。
总说亦舒式女性不好影视化,但前段时间许鞍华的《明月几时有》,面对刚求过婚,转眼就要离开的情人,方姑是什么反应?挽留不住就干干脆脆分手。面对母亲即将被行刑,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形,方姑是什么反应?悲痛难抑但仍强忍住,为了顾全大局。
哭相都不全拍出来。
但大家觉得无聊透顶,没什么好看。
亦舒统共写过513本小说,讲来讲去不过老三样:
女性要自立。
相信男人会落得惨败下场。
最值得是同性间友谊。
《我的前半生》也不例外。根据以上分析的我们的爱好,《我的前半生》如果被完全还原出来,好姿态,不舍弃自尊挽留丈夫,离婚后自己重新爬起,永不回头,不抢闺蜜男友,自己活得独立美好。
指不定就是一个扑街触底、不被人知道的电视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