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调查:高产,更要高效

来源:安徽日报
2017-03-01 08:00:0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在安徽省,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616亿斤提升到去年的683.5亿斤。

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超载”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市场更开放了,一家一户生产跟不上。

不少种粮大户对粮食生产没心劲,一些农业部门干部把结构调整片面理解为“压缩粮食面积”

——粮食主产区调结构既要着眼于粮食生产面积调减,统筹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也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提升供给质量,以“适销对路”赢得更高效益

“雨水”前后,辽阔的黄淮海平原上冬小麦起身返青,到处绿油油的望不到边际。

在这里,“农业大省”的概念生动而直观。然而,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丰收却不赚钱”成为“江淮粮仓”农民面临的新问题。

2012年前后,灵璧县许多种粮大户包地挣了钱,最近两年却赔了钱,程仁岭便是其中之一。 “忙了大半年还亏钱,下一季小麦咋种? ”去年麦收,程仁岭曾这样问记者。而现在,他的1300亩小麦长势正好。

“咋又种这么多麦子,不怕亏钱? ”记者问。

“换了种法,到麦季再算账,应该比去年好。 ”程仁岭说。原来,去年秋种时程仁岭加入了联合体,与龙头企业签订单按要求种淮麦28。“到时候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5分钱。”程仁岭说。

小麦供过于求,为何企业出高价请程仁岭种麦子? “市场上原麦品质不齐。只有跟大户合作种专用小麦,才能生产高品质面粉。 ”企业负责人说。

同样是小麦,从普通升级到品牌,程仁岭又有了种粮的信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在安徽省,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616亿斤提升到去年的683.5亿斤。产量高了,效益却差了,有总量过剩因素,更有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的原因。

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安徽省以中筋小麦为主。但食品工业发展,对强筋和弱筋小麦需求在增长,产与供脱节。为此,从供给侧入手,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发展品牌粮食,让龙头企业带着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生产市场需要的小麦。去年,全省品牌小麦、水稻面积达1092万亩。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种粮大户对粮食生产没心劲,一些农业部门干部把结构调整片面理解为“压缩粮食面积”,缺少思路和办法。在合淮阜高速沿途,记者看到不少稻茬田荒着,而往年基本上都种满麦子。

库存多了,还要不要加强粮食生产?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作为改革底线之一。作为农业大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统筹粮经饲,构建三元种植结构,但粮食的“主角”地位不能变。

当前玉米产能过剩,效益很差。但调研中记者发现,安徽省饲料企业放着本地玉米不用,从省外大量购买。这是为什么?

在六安的安徽五粮泰生物技术公司,记者找到了答案。“加工猪饲料,对玉米黄曲霉素含量有严格要求。东北玉米收获时天冷干燥不霉变。而安徽省玉米收获时温度高、雨水多,经常霉变,造成黄曲霉素含量不达标。 ”公司总经理薛芹一语道破原委。

“玉米调结构,重点是对症下药,以烘干解决霉变问题,发展安全饲用籽粒玉米。 ”牛运生说。

2月14日,记者来到泗县泗城镇的泗县隆平服务合作社。远远望去,一座高20多米的烘干机组伫立着。走近看,传输带上堆放着烘干后的玉米。 “你看这个,没有霉变,完全符合加工需要。”牛运生说。“这样的服务社,全省有11个。”安徽隆平农业合作社投资公司总经理朱立猛介绍。

去年加入合作社的泗城镇农民孙崇文告诉记者,跟着服务社种玉米,主要有两点不同:过去种玉米全看产量,入了社要按饲料厂要求改种专用品种,重点考虑粗蛋白含量,每高1%每吨多卖50元;过去靠晾晒,现在烘干入库保证品质。 “算下来,每亩比以前多卖150元。 ”

这样的玉米企业欢迎吗?去年泗县服务合作社带领26个大户生产玉米900吨,全部被五粮泰公司收购。 “品质不输于东北玉米,而且每吨便宜50元。 ”薛芹说,“这样的玉米,我们敞开收。 ”

“面向需求安排生产,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牛运生呼吁,安徽省是畜牧和饲料加工大省,玉米需求量大。加大对烘干设备的扶持,推行“专用品种、大户订单种植、合作社全程服务、企业直接收购”的模式,打造安徽“优质专用安全饲用玉米”品牌,种出“适销对路”,种出更高效益。

一些基层农业部门干部表示,特色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和农民违约情况时有发生

——发展特色农业,既要从当地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也要引入现代生产手段、组织方式,提高标准,打造品牌,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培育壮大一个特色产业,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县、乡,结构调整就有了抓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 “全乡种植了7000亩牡丹。”蒿沟乡党委书记徐雪介绍。5年前,这儿农田里一棵牡丹也没有。

“从无到有,蒿沟乡中药产业壮大,全靠安徽振峰药业公司带动。 ”埇桥区农委主任张庆伟告诉记者,2012年振峰药业落户埇桥区,在蒿沟乡建基地,成立种植合作社。如今,全乡种植中药材15000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

记者发现,在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特色农业往往具有品质好、生产基地多、市场空间大、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等特点。如砀山水果、亳州中药材、宁国山核桃等。

同在埇桥区的永镇乡,以甜叶菊闻名,种植1万多亩。与蒿沟乡不同,永镇乡没有龙头企业,甜叶菊全部销给山东、福建等地的大糖厂。它的甜叶菊产业是如何壮大的呢?

在永镇乡关湖村,记者跟随陈德林走进大棚。大棚里温暖如春,刚扦插的甜叶菊只有四五片叶子。 “等底下的叶片发黄,就说明根扎下去了,成活了。 ”陈德林边看边讲解。他是宿州市埇桥区群富甜叶菊合作社负责人,也是这一带最早的种植户。

“为什么糖厂愿意与你合作? ”记者问。 “我们有合作社组织规范生产,而且守合同讲信用。 ”陈德林说,合作社对内要求社员按规范生产,对外信守合同,绝不会因为市场价高了而违约,这对糖厂至关重要,“糖厂要拉我做后盾,保证原料供应;我也要拉糖厂做后盾,解决销路。双赢! ”

实现这种双赢并不容易。一些基层农业部门干部表示,特色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和农民违约情况时有发生。农业部门要加强合作社建设,提升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密切利益链接,增加农民获利,力促双赢。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还要摒弃认为土特产不上档次、产值做不大的偏见。

2月17日,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在长丰县举办。同样种草莓,长丰县种植突破21万亩,总产量超过3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秘诀何在?

“长丰没有把草莓看作‘小产业’,小打小闹,而是当作支柱产业去培育,打造‘草莓之都’。 ”长丰县农委主任李如海说,尤其是投入巨资打造“长丰草莓”公共品牌,使之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31.53亿元,“同样是草莓,长丰草莓在北京市场价格比别的草莓高20%。 ”

现在,长丰草莓产业带动8万多户种植户,去年产值达45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农业支柱产业。

“要像抓大型工业项目一样抓农业特色产业。 ”采访中,不少基层农业部门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蔬菜瓜果、茶叶蚕桑、中药材、杂粮杂豆、食用菌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大产业。 ”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

与资源禀赋相比,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还不足,在调结构、促增收中作用发挥得不够。有的越做越大,比如砀山酥梨产业;有的发展缓慢,比如萧县葡萄产业。对此,农业部门要做针对性研究,寻找规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特别是提升区域品牌建设和管理水平,让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不仅品质好、品牌响,而且效益高。

许多种植大户知道化肥用多了造成地力下降,蔬菜瓜果不好吃,但担心减产不敢不用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既是消费安全的需要,也有利于缓解绷得过紧的资源环境压力,让疲惫的耕地“喘口气”,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突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绿色、安全和放心。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把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统一起来。

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长丰县草莓三新技术展示园。草莓种植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现场会在这里举办。

双层大棚内,草莓架挂满鲜红的果实。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耿言安介绍,这里施肥采用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农药和肥料施用频率和用量。草莓生产期全部使用生物技术防治,以硫磺熏蒸预防白粉病。记者看到,草莓叶丛中有不少小的白纸袋。 “这是释放捕食螨的袋子。园区防治蚜虫不用农药,全部采用释放生物天敌的方法。 ”耿言安说。

这样的草莓有何不同?从外观看,草莓呈现规整的圆锥形,大小适中,颜色鲜红,闻起来有股自然的清香,吃起来更为甘甜多汁。 “为什么市场有些草莓‘又大又丑’?就是因为施肥或用药方式不对,影响授粉。 ”耿言安说,这虽然不影响食用安全,但采购商不收,只能送到农贸市场,价格低不少。

采访期间,记者曾在微信朋友圈做了个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农产品安全并不完全放心,其中农残超标最令人担忧。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规范投入品使用。

去年,安徽省实施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建起1400套乡镇站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实施“绿色皖农”计划,培育无公害农产品1940个、绿色食品1700个;主要农产品的检测合格率保持高水准。

绿色生产关系餐桌安全,还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

去年,安徽省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在2个市、30个县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工作。目前,全省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36.2%和37.15%,秸秆综合利用率83.37%。

不过,转变多年沿袭的生产方式,并不容易。

在宿州、岳西等地采访中,许多种植大户告诉记者,知道化肥用多了,地力下降,蔬菜瓜果不好吃,但担心减产不敢不用。 “化肥少了,产量马上掉下来。用有机肥改善土壤见效慢,而且增加成本。这两年种地效益不好,更不敢转变方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 ”程仁岭说。

当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效益的下降使得大户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动力和空间。 “从实际看,农民还是把产量放第一位。 ”耿言安说,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很多草莓种植户马上在脑子里算账,“算成本、算产量,收入不增加就没积极性。 ”

对此,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崔宝玉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倾斜,在生产环节强化补贴,同时可以尝试在销售环节给予更多优惠扶持。另一方面要针对关键环节组织科研攻关,形成一批实用性强、成本低的绿色技术和设施。

今年,安徽省将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休养生息。

值得关注的一个信号是,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不设粮食产量目标,而是强调绿色发展,要求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这表明农业发展的思路在转变,从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农业经营主体要看清这个变化,着眼长远效益,早转早主动。

宿州瑞龙牧业专门种植青贮玉米,销售到长三角地区的大型奶牛场。 “今年这些养殖场要求出具农残达标证明,相应的每吨收购价多50元。 ”公司负责人董学光认为,发展绿色农业,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绿色机遇”,才能在长远竞争中赢得主动,获得更大收益。

农业企业负责人表示,结构调整如果不能“优质优价”,就无法进行下去

——提高生产组织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让企业和农民得到实打实的收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有长久动力

“种不是问题,卖才是问题。 ”

采访中,种粮大户、基层农业部门干部、农业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结构调整如果不能“优质优价”,就无法进行下去。

2月14日上午,记者随孙崇文下田。几座大棚里,小青菜鲜嫩可人。 “全部用生物农药、施农家肥,口感好,但成本也高,每斤卖价高出近5毛钱,消费者不太能接受。 ”孙崇文说,因为是农业部门搞试点,有补贴还能种,“我自己肯定不种”。

在长丰县,搞草莓病虫害有机防控的程善闽也遇到同样问题。据他介绍,这种草莓糖分更高,耐储运,上市早。但产量降低,成本增加30%左右。 “销价比普通草莓高一倍,在超市缺乏竞争优势。 ”程善闽说。

让优质农产品与目标消费者更容易见面,许多人选择借助互联网。 “公司推出了手机APP,它能告诉消费者哪里有高品质草莓,然后去采摘。 ”程善闽说。 “我们将推出一款手机APP‘良田易’,种植户把优质农产品‘挂’上去,加工企业直接对接。 ”朱立猛介绍。

对普通意义上的农产品,畅通供需必须提高生产组织化。

2月16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包河区大圩镇向阳蔬菜种植园时,一车“上海青”刚装车完毕。 “一大袋子30斤菜卖2块钱,还不如烂在地里算了。 ”蔬菜园主杨传德边说边带记者走进大棚。记者看到,这些蔬菜大棚基本设施完备,装有自动雾化喷灌设备。但销售方式还是“等贩子上门收”。

“为什么不直接找超市或者批发商呢? ”记者问。 “昨天有人上门谈收购,但没办法合作。 ”杨传德给记者看了合同样本。 “合同收购量20万斤,我一家保证不了供应。而且,这合同条款我又不懂。 ”杨传德说,要跟超市合作,必须得加入合作社。

“组织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标准化,更重要的是直接对接市场,减少环节。 ”崔宝玉说,优质农产品想卖上价,必须依靠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打品牌,开拓市场。

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难题,还反映出信用缺失问题。“如果贴上无公害农产品,贵上50%你会买吗? ”记者的小调查显示,不少人选择不买,除了价格因素外,许多人表示“不太相信”。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安徽省将选择一批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试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有条件的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菜篮子”产品及“三品一标”产品率先实现可追溯。

消费信心的建立根本上要靠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安徽省将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和“黑名单”制度,让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消费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