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发言人就中美军事关系等问题答记者问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2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国防预算、国际护航合作、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中美军事关系等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海军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
针对有媒体提出的中国海军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问题,耿雁生说,我们多次重申,中国海军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是计划内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
中国发展军力不会超出国家安全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国防预算到2015年将翻一番。对此,耿雁生说,最近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简氏防务周刊》关于中国军费的报道,我不知道报道中的一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中国始终坚持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预算规模。中国不会超出国家安全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来发展军力,也不与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
中国、印度、日本将开展护航合作
耿雁生表示,经与各方协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月23日至24日在南京举行国际护航研讨会,目的是通过与有关国家分享护航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国际护航力量之间的信任与协调,不断深化国际护航合作。
在回答中国如何加强国际护航合作时,耿雁生说,中国对国际护航合作一直持积极态度,与有关国家和组织开展了情报交流、指挥官互访、联合护航、联合演练等活动。经协商一致,从2012年1月起,中国、印度、日本等独立护航国家加强了行动协调,以季度为周期整合各自护航班期。
耿雁生说,独立护航国家合作是以一个国家担任参照国,其他国家按照参照国提供的护航班期自行安排护航班期,以进一步提高护航效率。中国作为首轮参照国已经提供了第一季度护航班期,其他护航国家根据中国的护航班期来安排他们自己的护航班期。有关独立护航国家之间加强协调合作,可以促进各国护航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国际护航效率,使得各国商船航行安全得到更好保障。
针对有媒体提出的有关中国大型船坞登陆舰建造问题,耿雁生表示,各国对武器装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换代非常正常,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发展武器装备主要是为了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近年来,中国一些新型武器装备参加了多项涉外军事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海军“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参加第六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圆满完成护航任务。
中国维和部队一贯重视在维和行动中的自我警戒和安全防卫
针对中国向南苏丹派遣维和人员问题,耿雁生说,中国维和部队一贯重视在维和行动中的自我警戒和安全防卫。2007年,中国派驻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就已经编有警卫分队。根据联合国要求,中国前不久派驻南苏丹的维和部队工兵分队也编有警卫分队,其主要任务是承担自身的警戒和安全防卫。
耿雁生说,近期,中国驻苏丹和南苏丹维和部队举行了防卫演练,内容包括安全防卫、安全警戒、紧急通讯等,制定完善了应急预案,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后是否派遣作战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届时将根据各方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