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支持两市“断交” 日市长拒收回言论
>>专家
城市对外交往存在大是大非
央视东方时空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22日说,历史问题是中日友好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任何可能伤害中日之间在历史问题上的事实或者共识的言论都会伤害中日关系。这次事件发生的这两个城市都非常特别,南京是大屠杀发生地,名古屋是中日关系、尤其是民间关系开启的一个起跑线。名古屋市长的错误言论,对这两个城市之间关系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件事情非常有典型性,表明在城市的对外交往过程当中,同样存在着大是大非的意识。河村的言论出来后,中国的网民非常希望知道南京的领导当时是怎么回应的,表明了中国人对于捍卫国家利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期待,南京官方21日进行了回应,并决定暂停和名古屋之间的官方交往。
>>链接
夏淑琴案400万日元赔偿到账
22日,江苏法德律师事务所透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翼学者和出版社名誉权案,日方判决的400万日元赔偿已到账。
1998年,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和同为日本自由史观会成员的松村俊夫分别在展转出版社出书否认夏淑琴等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并指其编造事实。2000年11月,夏淑琴以两作者侵害名誉权为由,向南京市中院提起诉讼。2003年,南京市中院指定玄武区法院审理此案。2006年8月,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决夏淑琴胜诉,法院判令两作者与展转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收回和销毁已出版相关书籍,赔偿夏淑琴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60万元。目前相关司法程序正在执行。
2006年4月。三被告在日本东京法院以专著“未损害夏淑琴名誉”为由起诉夏淑琴,但在开庭前撤诉。夏淑琴随即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出反诉。2007年11月2日,夏淑琴反诉案一审胜诉,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东中野修道和展转出版社赔偿原告夏淑琴400万日元。2008年5月,东京高等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原判。
据本报记者商西央视、新华社、《现代快报》《南京晨报》报道
来源:京华时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