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韩国称朝鲜为敌人 评估朝特殊战部队逾20万|劳尔称不改革就沉没 明年告别香皂牙膏配给|英国人心目中的2025年:中国成为头号强国|
环球在线>要闻
中国驻英大使:2011年中英将是合作之年
2010-12-31 23:45:48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在2011年新年到来之前,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伦敦接受了中国驻英国新闻媒体的集体采访。刘大使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英国进行了政府的交替,中英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两国关系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总结2010年中英两国关系发展时,刘晓明大使说,2010年对中国和中英关系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全方位外交蓬勃开展。中英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刘大使说:“ 一是高层交往频繁。英国联合政府执政以来,继续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中英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两国高层保持密切接触,战略互信加深。今年11月,卡梅伦首相率英方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代表团访华,两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各领域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经贸联委会、教育部长峰会等重要交流机制运作良好、成效显著。”

其次,中英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1至10月,中英货物贸易额达到40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卡梅伦首相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确立了未来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9/2010财年,中国投资项目数在英国投资来源国中升至第六位,中国在伦敦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各国中高居第二。

另外,中英之间人文交流方兴未艾。上海世博会成为两国合作的一大亮点。中国赴英留学生数量在欧洲继续保持第一,“汉语热”在英国持续升温,中英双方已签署协议,将合作加快英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1至10月,中国大陆赴英旅游人数激增80%,全年有望创下超过20万的纪录。

展望新的一年, 刘晓明表示,2011年对中英关系来说将是合作之年、丰收之年,双方应抓住良好机遇,进一步从全球视角和战略高度规划好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合作与交流,刘晓明说,中方对中英关系的发展充满期待,主要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继续推进两国间高层交往,保持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协调,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政策引领。第二要挖掘各领域合作潜力。双方应不断扩大合作规模,拓宽和延伸合作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第三要加强对话与交流。双方不仅要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更要加强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在各自经济和社会调整、转型过程中相互借鉴和促进。要丰富人文领域的合作,加强青少年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沟通和协调,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刘大使表示,当前中英关系也面临挑战。一个突出问题是英国一些人对中国了解不够,偏见较深。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但并非水火不容,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应当求同存异。问题是西方有些人只看到中国经济进步,而不承认这种进步背后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支撑。一些人沉迷于冷战思维,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总是持怀疑态度。也有一些人对古代中国津津乐道,但对当代中国知之甚少。他们应该好好研究中国成功背后的制度因素是什么?

刘大使指出,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推动英国乃至西方全面、客观地了解今天的中国,使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是合作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任何国家,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将继续通过演讲、写文章等多种方式坚持不懈地向英国和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当天,刘晓明还透露,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将在2011年1月访问英国,这是英国联合政府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首次访英。据外交部公布的消息, 李克强将于1月9日至12日访问英国,与英国副首相会谈,会见首相等并出席工商界晚宴。

(中国日报驻英国记者 张春燕)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永远精致的日本女人!
走在日本银座,无论年纪大小,每个女人都像从杂志里走出来,精致的让人羡慕。 >> 详细

论坛
各国英姿飒爽女飞行员
她们要比男士有更多的困难,而在各国空军中,最受欢迎也最让人敬佩的也是她们。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