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欧中各方强烈建议形成利益共同体
2010-11-02 10:07:59      来源:欧洲金融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备受关注的“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10月31日在北京结束。300多位来自欧洲和中国政界、金融、能源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知名媒体负责人聚首北京,就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及经济格局重构等深层次问题进行全面解读。此次论坛的举办正处于21世纪第一和第二个十年交汇点上,作为专注于欧洲与中国战略合作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们,是如何对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发展趋势和共同挑战进行解读的呢?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为直观的体现是,一些利弊共生的新变化正影响着未来全球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此间,大国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和竞争更加明显。一个以“低碳”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大国加快启动,并日益展露其锋芒。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普遍增强。

  “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主席、全球金融生态与城市合作发展组织主席、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主席何世红告诉记者,在为期两天的论坛讨论中,与会专家和学者,特别是欧洲方面特别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全方位构建欧中“利益共同体”。

  何世红表示,“努力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过去十年间,中国秉承这一主张,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互利共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目前,这一体现利益共同点的理念,需要在国际范围赢得更多的认同和共识。

  英国伦敦市前副市长John Ross表示:“我首先先讲的是希望中欧之间有一种互赢的关系,对于欧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期望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受益,从我们之间的合作受益,我们不要短视,不要互相无畏的竞争,并不是说不需要商业方面的竞争,在基本面上需要更好的合作。”

  John Ross坦陈,在未来20年中,我们总会有一些短期摩擦的。但是在战略性来说,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是可以紧密吻合的,如果相互合作,是能够比相互竞争得到更大的优势、更大的裨益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中欧之间面临着稀土问题、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欧盟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的问题、中国企业到欧盟商务的签证和工作许可难等五大问题,应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机制作用,加强多边领域的合作。

  事实上,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历史恩怨和纠结,超越封闭式排他式狭隘眼界,共同致力于推进构建双边和多边 “利益共同体”,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作用。以欧中关系为例,2003年中欧贸易额仅1252亿美元,而到今年7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已飙升至3060亿美元,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德国)欧洲国际金融联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Pablo Mayer表示,欧洲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关系,随着包括经济、金融、旅游、文化、贸易、媒体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推动,欧洲和中国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并会最终形成一种密不可分、持续发展的共赢体。中国是欧洲最好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紧密地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难题。

  近几年来,欧洲各国和中国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全面展开,欧中合作的份量和作用也在进一步提升。但是,欧中民间的大规模交流与合作还很缓慢,欧中合作需要政府间和民间的多层次进行才能够走向深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十七届五中全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司法解释还明确保护旅游者的个人信息,规定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泄露旅游者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旅游者同意公开其个人信息,旅游者请求其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详细
点击排行
  广东厅官空降地市当公安局长 重典治乱
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