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英婚龄最长夫妇牵手77年恩爱如初|美国公司推出微电流抗衰老面霜 效果遭质疑|希拉里称女儿婚礼令其与克林顿紧张不安|
从白云鄂博感受稀土之争:中国稀土价格倍增西方着急
2010-07-20 17:31:22      来源:环球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半年多来,稀土突然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的资源量、生产量、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中国却长期受制于人,稀土价钱多少买家说了算,一度被卖到猪肉的价格。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石油价格涨了三四十倍,而被美国人看来“决定着其国防命运”的稀土,价格在过去30年仅上涨了20%。当中国准备以合理的价格做稀土生意时,西方又惊呼“被中国戴上了镣铐”。《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到“稀土之都”包头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矿采访,既看到了稀土被贱卖时代留下的“痕迹”,也感受到中国业内人士对未来稀土生产和应用所抱有的信心。

白云鄂博的宾馆中挂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在包头市的稀土公园门口,有几排浮雕石壁,其中一面浮雕上有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肖像,并刻着他1992年时说过的“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一提法多年来一直为中国稀土界所津津乐道,其实,在这句话后面邓小平还有明确的指示———“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样的字眼,记者还在包头及其所辖的白云鄂博的铁矿宾馆大堂等地看到过。

中国成为第一稀土资源大国,始于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记者从包头出发,开车北行约3个小时后抵达白云鄂博。白云鄂博在蒙古语中有“富饶的圣山”之意,但当地人开玩笑称自己是“后山人”,因为这里位于阴山之北。在白云鄂博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立着地质学家丁道衡的塑像,上世纪20年代,正是他发现了白云鄂博大铁矿,那时,这里只有一座黑色的山峰,因为缺水,既不是放牧点,也没有几户人家,周围的蒙古族牧民来这里,几乎都是为了去山上一座著名的敖包膜拜神灵。在发现白云鄂博铁矿7年之后,矿物学家何作霖在白云鄂博铁矿石中找出了两种稀土矿物。由于稀土元素含量高、种类多,白云鄂博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矿。

初到白云鄂博,很多当地人都说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矿山上两个巨大的矿坑。矿山入口处有包钢的保安人员把守,没有严格办理入矿手续的人和车都会被拒之门外。记者来到主矿的高处,在专门修建的小观景平台上,看到一个深度约有200多米、短向的直径有1公里许、长向的直径大约1.5公里的椭圆形大坑。随行的业内人士说,观景台所在的地方是以前的半山腰,上面的半座山早挖没了,原先那个著名的敖包,蒙古族群众在白云鄂博矿开采前就将其迁移到了别处。大矿坑是逐层向下露天挖采的,开一层要爆破一次,一次爆破量相当于4级地震,白云鄂博人说,他们对4级地震已经习惯了。

属于包钢原料车间的白云鄂博矿多年来是以铁矿为主开采的,稀土矿是伴生开采出来的,没被开采利用的数量巨大的稀土或随尾矿浆被排入尾矿坝,或还堆积在白云鄂博矿周围的排土场内。

在稀土产地迁走的还有些小村子,原因是开采任何矿产都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在包头,记者看到一个面积约有11平方公里大小的尾矿坝,那实际上是一个“人工湖”,众多分管道从环坝而卧的一条主管道上伸进湖中。登上这个约4米高的环坝,能看到很多尾矿水和周围一些稀土大厂的污水正在排入湖中。这个尾矿坝还有一个名称叫“稀土湖”,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大约有1.6亿吨尾矿排入这个湖中,而尾矿中的稀土含量在5%以上,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尾矿坝就是一个稀土富矿。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稀土湖对周围环境是一个威胁,天干风强的时候有放射性扬尘,湖中废水外渗又造成了周围土地盐碱化。记者在尾矿坝旁遇到一位知情的路人,他告诉记者,两年前,政府索性把周围8个村子全部迁走了。实际上,还曾有一些稀土专家建议,应该把这个离黄河不远、又处在一个地质断裂带上的稀土湖晾干深埋,既防止发生地质灾害污染黄河,又稳妥地保护了稀土资源。

应用水平不高让中国稀土价格吃了很多年的亏

稀土是镧、铈、镨、钕等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在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里,每个工作人员说起这些少见而又拗口的元素名称来都滚瓜烂熟,初听之下,记者还以为他们是在说日语。据管委会的高级工程师李振宏介绍,这17种元素可谓作用非凡,人类认识稀土的时间不过200年出头,把这些元素认全并全部找出来就花了100多年,真正开始研究稀土元素的特性并应用于工业才60年左右,特别是近20年来,在新材料和高科技领域的稀土应用技术可谓突飞猛进,由于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非常特殊而具有极为丰富的光、电、磁、热特性,几乎每过3到5年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平均每4项高新技术发明中就有一项与稀土相关。在各种稀土新材料中,稀土元素通常用量很少但提高功能的作用巨大,因此,又常常被比喻为“工业维生素”或“新材料维生素”。

现在,稀土的国际贸易几乎就是中国向其他国家卖稀土,而主要稀土进口国的稀土应用水平大大高过中国,并且毫不客气地对中国进行很多技术封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稀土应用优势遍布在诸如制导、卫星、探测、通讯、激光、夜视、光纤等以军事为先导的尖端高精技术领域。1999年,美国国防部宣布了未来与国防材料相关联的35种关键元素,稀土元素占了其中的15种。难怪美国《波士顿先驱报》6月11日还以“美国国防不能由中国决定”为题来谈论稀土原料对美国生产大多数尖端防务武器的重要性。文章说,来自中国的稀土供应可能会突然中断,这是个越来越让人焦虑的问题,但这个攸关美国国防安全的问题被大大低估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稀土应用水平是劣势。比如,在电机、通讯、电子行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中国曾大量用于箱包、玩具的磁纽扣。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对记者说,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应用还处在低端。他认为,对于稀土这种战略元素而言,“应用为王”,只有应用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升。否则,稀土资源再多,若应用水平不高,稀土的价值就会被大大低估,稀土卖土价钱的事情就难免。

中国的稀土过去是着眼于“卖出去”,而国外是着眼于“如何用”和“如何藏”。目前,世界上与稀土相关的有效专利技术达5000多项,绝大部分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的专利。没有稀土资源却是世界稀土消费大国的日本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用钢板焊接密封起来或沉入海底,以备不时之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全球10大奇特的国际集会
新加坡有国际厕所峰会、拉斯维加斯办名人模仿大赛,还有恐怖集会,看看全球十大奇特集会! >> 详细

论坛
全球即将消失的10大建筑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