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菅直人发表施政演说 要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少女冲击环球航海最小年龄纪录遇险梦断印度洋|俄罗斯国际象棋机器人同时与三大高手对弈|
经济数据泄密不能止于谴责 司法介入呼声起
2010-06-12 13:52:5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邓海建

国家统计局1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发言人在回答有关数据泄密提问时表示,“国家统计局非常谴责这种提前泄露还在保密期的数据的行为。国家统计局也正在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一步了解和处理这件事情。”(6月11日新华网)

CPI等重要宏观经济数据不仅是经济政策调整的关联信号,也是事关国民投资消费动向的重要参考。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宏观经济数据泄露,但今日公布的“5月CPI同比增长3.1%,创19个月新高,并为今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与此前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宏观经济数据提前泄露早有“先例”。去年7月16日,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时,有关经济数据是否提前泄密的争论就成为热议话题——当日早上,统计局还没有正式公布数据,但分析师已经注意到在诸多网站和报纸新闻中都提到“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等核心数据内容。对此般神秘的“未卜先知”力量,坊间要求严肃查处、司法介入的呼声此起彼伏。

核心经济数据泄密,很容易引发类似于股市中的“内幕交易”,当属亟待司法规制的严肃问题。今天,统计部门对泄密的说法是,“正在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一步了解和处理这件事情”——这不禁令人想起去年年中数据泄密时的回应,“将会按有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查处”,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非常谴责”的地步,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无论数据泄密背后对应着怎样的失范或交易,后果是可以预见的:某些市场交易方如果可以提前获取宏观数据,必然会早先于其他竞争者一步,分析对策、揣摩意图,提前采取市场行动,或者规避风险,或者入市牟利。与之对应的,是公平博弈的秩序被打破,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失守,普通投资者受损,这无疑会影响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经济数据泄密已经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公民,都有权追问其间的真相。

来源:新华网 编辑:段若兰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体育史上的那些绝版裸奔
70年代,裸奔运动在美国兴起。1974年,英国的体育场内也出现了第一位裸奔的勇士…… >> 详细

论坛
穷孩子们的“世界杯”
不管场地多简陋、足球多简单,孩子们投身其中的快乐都是一样的。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