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阿拉法特的日子
[ 2007-12-18 15:4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11月11日,在逝世3周年之际,阿拉法特的遗体从他的官邸被移送到了刚落成的、位于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纪念馆”中。

纪念馆前,巴勒斯坦人如潮水般拥来,数以万计的蜡烛环绕着用玻璃和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数百名各国使节肃立默哀。

玻璃和大理石都是从阿拉法特的出生地耶路撒冷运来的。玻璃代表阿拉法特生活的清廉和工作作风的透明,大理石象征着他品格的尊贵、高雅和永恒。陵墓旁边,是一座高30米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放射出一束耀眼的激光,方向直指耶路撒冷,象征着他开启了通向和平的光芒。

但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没有来,只是传来了一句话:“总有一天,我丈夫的遗体能按照他的遗愿,回到耶路撒冷,那才是他的长眠之地。”在她的坚持下,纪念馆的名字里,加上了“临时”二字。

对苏哈来说,这原本是她最应该出现的时刻。但对很多巴勒斯坦人来说,苏哈的出现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巴勒斯坦的“闯入者”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在巴黎病逝。巨大的悲痛迅速弥漫整个巴勒斯坦。与此同时,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也在蔓延——苏哈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为如何处置阿拉法特的遗产而展开了激烈的对垒。

阿拉法特离去后,留下了至少60亿美元的遗产。在瑞士、马来西亚等地的银行里,他拥有无数个密码账户和亲笔签字的署名账户。苏哈以妻子的身份要求继承部分遗产,但巴解组织的谈判代表只是冷冷地说:“夫人,阿拉法特的生命和财产都只属于巴解组织。”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巴勒斯坦人说,苏哈根本就不应该在阿拉法特尸骨未寒之时提出遗产问题。因为阿拉法特虽富可敌国,但其大部分财产都是巴解运动支持者的捐募,以及一些政治上的交换……没有人知道,在那场谈判中,双方是如何交锋的,但有媒体报道说,僵持的结果是——巴解组织同意向苏哈和孩子一次性提供2000万美元;此外,每月给母女俩3.5万欧元的生活费;作为交换条件,苏哈不得再参与政治事务,不得公开发表政治言论。

消息传出,巴勒斯坦人愤怒了。在他们眼里,苏哈一贯生活奢侈,她在巴黎驾驶的那辆蓝色宝马轿车、身上穿的天价名牌服装,都让巴勒斯坦人感到难以接受。阿拉法特生前每个月都有可“自由支配”的1000万美元资金,用于购买武器、抚恤烈士等。但是,“其中一部分被苏哈挥霍了,虽然人人都知道她挥霍的只是一小部分,虽然她的丈夫有权这么做,虽然一辆宝马轿车并不比几枚火箭弹更值钱,但我们就是看不惯。”

就这样,苏哈在许多巴勒斯坦人眼中,甚至成了“仇人”。

但是,在丈夫逝世3周年的时候,这个“仇人”开始反击了。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她无奈地说,现在,她和女儿靠每月1万美元的抚恤金生活,这是她在阿拉法特去世后得到的唯一经济支持。

只有1万美元?!英国《泰晤士报》吃惊地问:“是谁在‘刻薄’阿拉法特的未亡人?”

但对身处战乱和贫困中的巴勒斯坦人来说,1万美元仍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在他们看来,阿拉法特是被苏哈“抢走”的。所有巴勒斯坦人都知道,阿拉法特曾誓言为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业而终生不娶,巴勒斯坦就是他的妻子、他的家。因此,苏哈是一个“闯入者”。1993年,在秘密结婚3年后,阿拉法特才第一次公开苏哈的妻子身份。巴勒斯坦掀起了轩然大波,苏哈面对的不是对“第一夫人”的欢迎和祝福,而是对闯入者的戒备和冷漠。

更糟糕的是,多数巴勒斯坦人对那一刻记忆犹新——2000年,阿拉法特被以色列士兵软禁在位于拉姆安拉的官邸里,准备以身殉职的时候,苏哈在哪里?她在巴黎,依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直到阿拉法特病危,苏哈才重新出现在巴勒斯坦人的视线里。她力排众议,把丈夫从废墟般的官邸中接到巴黎治病。巴权力机构的领导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苏哈把领袖“绑架”走了,俨然像个觊觎财产的小偷。苏哈立即反唇相讥,说他们是想把丈夫“活埋”在巴勒斯坦。此言一出,举世哗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