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印相吸吗?
[ 2008-02-15 13:4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月18日(提前出版)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印相吸吗?”,文章摘要如下。

“中印经济体”(Chindia)并非确有其地。虽然人们说中国和印度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处于上升势头的了不起的经济强国,可是它们正在形成的影响却源自截然不同的领域。不过,哈佛大学教授、《无数企业家:中国和印度正在如何重塑自己的未来和你的未来》一书的作者塔伦·康纳认为,也许中印的共同之处要比人们想像的更易发现。他预言这两大引擎未来数年将日益互补。下面是对他的访谈录。

问:你能概括两国独特的经济实力吗?

答:中国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效政府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它极其善于精心协调大型投资。但它没有运转顺畅的国内资本市场,股市投机性非常强。所以,对本土私营部门企业家的支持相对有限。这样一来,中国大陆几乎没有不属于国有的世界级公司。

印度恰恰相反。它的基础设施和公路极其糟糕,但它拥有完善的信息自由和知识产权保护。印度基本上就是噪音版的美国。

问:鉴于上述不同,两国典型的企业家有何特点?

答:人类的欲望都一样。年轻人大学要毕业了就会说:“我们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和公司。”但是,他们实现愿望的方式迥然不同。在印度,人们会凭借个人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基本与美国一样:努力筹措资金,借助风险资本。而在中国,人们则往往通过海外华人华侨渠道、朋友与家庭的帮助获得资金。

问:是什么使得两国能够加强贸易与合作?

答:我并不认为两国会有友好的聚会。两国仍存在并将继续有磨擦。两国关系很长时间处于严重僵局状态。两三年前关系开始缓和,现在正加速趋缓。两国高级领导人更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问题。

问:对于试图往来于两国之间的美国公司你有何建议?

答:建设基础设施并为当地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生意会受到积极对待,远远超过仅仅销售产品所得到的待遇。“我们将使用你们的建议和才干”要比“我们只向你出售薯片”更容易推销出去。(来源:新华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