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记者“辱华”片忽悠全世界 华裔侨团联名抗议
[ 2007-12-26 16:40 ]

辱华纪录片的炮制者斯法维在他的博客中拒不认错。

5.当事记者有“卧底情结”

尽管勒布伦公开揭露了记者斯法维的阴暗动机,但这位法国记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强硬地表示,他不需要向亚裔社会道歉,那些要求他道歉的要求都是“可笑的”。他还数次公开宣称与纪录片《我在亚裔社会卧底》一致的观点,即:亚裔社会是个“只知赚钱而没有任何社会精神的群体”,拒绝融入法国社会,抗拒接待国的价值观念,完全不遵从法国法律。

记者斯法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在法国媒体圈中打拼多年。2003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深入“基地”组织内部》的书,描述了自己在一个“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内“卧底”的经历,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斯法维称,2002年10月,他在巴黎的一个法庭上“偶遇”中学同学卡里姆·布尔提。布尔提是“基地”组织在法国分支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当时正作为恐怖嫌疑人接受审判。斯法维将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同情和支持“基地”组织的记者,取得了布尔提及其同伴的信任。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他深入到“基地”组织法国分支机构及英国分支机构内部,近距离观察并记录了恐怖分子招募新成员、筹措资金、进行宣传以及挑选恐怖袭击目标的活动。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斯法维出版了名为《深入“基地”组织内部》的书,并拍摄了相关电视纪录片。

法国内政部官员对斯法维的这本书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他对“基地”组织的描述与警方的调查情况相吻合。因此,那本书受到广泛欢迎,仅在法国就出售了6万册,还被译成英文在美、英等国发行。据称,法国总统希拉克、外长德维尔潘都读过此书。

然而,在斯法维推出《我在亚裔社会卧底》纪录片并引起华人社群公愤后,一位名叫“古一平”的网友在“战斗在法国”论坛上发帖称,这名记者所谓的在“基地”组织内部“卧底”的经历也存在疑问。该网友称,自己经过“几天的查找”,发现斯法维“靠欺骗和偷拍等手段把巴黎郊区几个小痞子描绘成恐怖团伙,然后用简单而草率的结论,让人感到阿拉伯的年轻人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古一平”还说:“这件事在北非移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有人威胁说要杀了他。”“大多数北非阿拉伯人对他已经恨之入骨。”

目前,法国华裔社团已经聘请律师,并向法国电视一台发送了律师函,要求该台相关负责人道歉,恢复亚裔的名誉。华裔社团的代表们表示:华裔族群在法国的积极融入和贡献不容抹杀,维权任重而道远,大家要团结起来,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相关报道:知情权与“抹黑报道”

法国主要中文报纸《欧洲时报》于12月8日发表了题为《知情权与“抹黑报道”》的评论。评论认为,法国电视一台播出的纪录片《我在亚裔社会卧底》,以明显的对亚裔族群先入为主的歧见,用以偏概全式的演绎与观点性总结,使节目远离客观报道原则,成了拼接“猛料”、哗众取宠的“抹黑报道”。

对于与华裔没有直接接触的大多数法国观众而言,这一节目对华裔形象的杀伤力不容低估。因为这些法国观众的知情权,正是通过《知情权》这样的主流媒体的所谓“权威报道”实现的。如果媒体记者戴着“有色眼镜”去报道华人,那么,他们的判断也必然受到“有色眼镜”的影响。

华人族群对这种“抹黑报道”表示愤怒,但并不感到吃惊,因为这种报道并非第一次出现。值得欣慰的是,全球华人从类似的伤害性报道中总结了经验教训,华人不再沉默,他们已经意识到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去维护族群权益的重要性。(来源:青年参考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