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推荐首页> 正文
全球围剿官员假学历 中国官员混的学历比假的多
[ 2007-09-06 16:15 ]

俄罗斯:调查政敌学历成风

“虽然一张纸代替不了知识,但这张纸的确可以成为您进步的阶梯”。在俄罗斯,高尔基这句被篡改了的名言,现在已成为假文凭兜售者最流行的一句广告语。

在俄罗斯,互联网成了假文凭最有效的销售途径。不仅很多热门网站上有销售假证的广告,自2004年起,甚至出现了一批明码标价销售假文凭的专业网站:根据高校的名声高低,售价从3.3万卢布到4.7万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3.4卢布)不等。

由于俄罗斯政府对很多职位提出了学历要求,假文凭就成了官场上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对政敌文凭真实性的追查,也成为政治斗争中最常见的一种倾轧手段。

4月13日,在反对者的穷追猛打之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达里尼格尔斯克市前副市长亚历山大·杰列比洛夫,因使用假文凭被送上了法庭。由于要想获任副市长一职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文凭,2006年3月10日,杰列比洛夫向该市行政事务局提交了一份假文凭,5个月后,这张假文凭被提交给了市政选举委员会。在今年庭审后,已经失去官位的杰列比洛夫被判处5万卢布的罚金。

俄罗斯交警系统职员普遍学历偏低,为了获得转正和升职,购买假文凭成了不二选择。这种现象引起了俄联邦总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并从今年3月起,在俄全国范围内展开彻查。结果,交管部门人人自危,更有大量持假文凭者纷纷落马,包括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交通安全监察局处长维克多·克尼亚齐金在内的一些官员甚至因使用假文凭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美国:从打击假证作坊入手

虽然管理和惩治力度不断完善,但美国想彻底解决官场的文凭腐败仍需假以时日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林语飞发自纽约罗拉·卡拉罕是美国前国土安全部的一名部门主管。几年前,她认为自己需要“充电”,但没时间和精力到传统学校学习,最后选择了一家名为汉密尔顿大学的网络学校。

“这所大学自称是四年制的学校,而且可以提供继续深造的学位。我在政府部门工作15年,每天都和电脑打交道,凭经验认为这所学校不是骗子。”罗拉·卡拉罕说。

通过回答10个道德上的小测验,写一篇2000字、足够4页长的论文,她很快得到了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又用一篇论文和一张7000美元的支票,换取了一个博士学位。然而,后来罗拉·卡拉罕被查出涉嫌文凭造假,遭到国土安全部革职。

像罗拉·卡拉罕这样,稀里糊涂中了“野鸡大学”圈套的官员在美国只是少数,更多的假文凭持有者都是主动造假,自愿购买假文凭。

135名白宫工作人员被拉下马

2005年8月,美国调查人员开始追查一家网上销售伪造文凭的公司。他们发现,这家公司售出的伪造文凭中,有许多售往沙特阿拉伯。由于怀疑遭到恐怖分子利用,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开始对此进行追查。

经过一年的调查与审问,调查人员爆出惊人内幕:至少135名白宫工作人曾购买伪造文凭。其中包括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官员、国家安全局雇员、一名白宫官员以及美国务院在科威特的高级官员。

这起假文凭丑闻被曝光后,美国国内一片哗然。媒体对这些官员指责最多的是,他们不但通过假文凭骗取了高职高薪,而且利用政府部门的合法福利待遇,将买假文凭的费用报销。而经初步核实的调查结果也表明,8个部门28名联邦政府高官的假文凭,确实是用纳税人的钱买了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