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别让中国制造成为劣质品代名词
[ 2007-08-24 14:4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从有毒玩具到有害睡衣,中国被召回产品的名单还在一个劲儿加长。最新增加的项目包括《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杂志、狗粮和一次性筷子。这让父母们、宠物爱好者们和爱吃外卖的人们——简言之,就是全部美国人——不得不好好想想。

与此相比,中国的经济却能扛得住。一家中国媒体报道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直接受到召回影响的产品案值7亿美元。这还不到去年出口额的0.1%,与今年预计1.2万亿美元出口相比,就更微不足道了。受影响最大的玩具,仅占中国出口额的1%到2%。除此之外,就算美国人想封杀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要在美国国内或任何其它地方再造一个同等规模的产业,都将极为困难:中国大陆产品占据了美国80%的儿童玩具市场。

对中国公司来说,升级设施、提高质量控制以及增加员工都将是额外的成本。但是,由于工业企业的税前利润空间在7%左右,这些成本应该很容易吸收——特别是在公司能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提高价格的情况下。更长远的景象是,安全担忧刺激了整合,导致剩余的公司产量更大。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完全不理会安全担忧。如果中国制造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那么,中国为提升价值链所做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中国去年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中,有些属于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如飞机零部件和轮船——两者的出口都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0%左右。

如果品牌损害超出目前的低端产品范围,痛苦就指日可待。中国政府对不合格的美国大豆提出针锋相对的指控,乃是一种征兆,说明其担心国产产品的安全问题还会衍生出更广泛的影响。(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