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债:短期应该缓行
[ 2007-08-16 14:3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通胀压力在中国卷土重来,新一轮包括货币和信贷的紧缩政策剑拔弩张。

另一方面,中国却在资本市场上放水养鱼,IPO加速,而公司债发行日前也已破冰。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和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公司来说,日前刚被中国证监会放行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肯定让他们喜上眉稍:一旦中国证监会开闸放行,这些企业在紧缩政策下的资金压力将迎刃而解。

而且,根据这个试点办法,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没有强制要求提供担保,这对于在目前宏观调控下嗷嗷待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天降甘霖,一旦公司债开始放行,将有无数的上市公司逐腥而来。

事实上,在目前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一言九鼎,其效果更多的是被企业各路来源不明的资金冲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但是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国内贷款,达30.2%,远远超过国内贷款增长14.0%和利用外资增长13.2%。

事实证明,虽然今年以来中国六调准备金、三次加息,但是宏观经济却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出现全面超预期增长,其中GDP、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物价指数、贸易顺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幅均创下本轮经济周期的高点。

更为重要的是,与目前主流的观点相反,公司债的发行,不仅不可能减轻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而且还会加剧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表面上,公司债发行虽然可以减少机构和居民的资金,但是,由于发行主体是中国的企业,而且募集的资金也是多用于国内,因此,公司债的发行根本就没有减轻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只是发行企业将居民和机构的存款从甲银行搬到乙银行或丙银行,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存款并没有减少,相反,由于公司债的发行,改变了存款货币的性质,从而可能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

当然,从长远看,公司债的发行,对于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增加中国的投资渠道,有着重大的意义。据统计,今年7月底,中国企业债存量规模仅3000亿,和其他债券品种相比规模明显偏小。

而且,公司债的发行,还可以改变目前中国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扭曲格局,使更多的企业可以脱离银行从资本市场融资,虽然其能否缓解银行的资金应用压力还值得争议。

但是,再好的政策,也必须借助于一个好的时机,否则将会助纣为虐,达到相反的效果。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训已经不少。2003年,中国经济通胀开始酝酿时,中国央行将邮政储蓄存款踢出他的负债表,从而痛失一个回收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而2006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央行推出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又再为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添油加火。

当然,目前中国的公司债的成行木已成舟,而且是大势所趋,但是中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在放行的时候,应该站在经济全局的角度,考虑到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注意把握发行的节奏和规模。(来源: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