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太看重“涨价指数”
[ 2007-08-04 09:3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继方便面、快餐涨价后,牛奶也将于下月提价。广东省奶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因成本压力,广东牛奶计划下月初涨价,涨幅在5%~10%之间。

涨价后的牛奶要不要继续喝,当然还要喝。这正如肉价上涨人们还得继续吃肉一样。物价到底涨了多少?有关部门给出了统计,广东省上半年价格形势属温和上涨,扣除食品因素,仅涨0.1%。

我们很清楚,这个上涨幅度是扣除了食品以外的物价涨幅,当然更不可能包括房价。可是即便如此,百姓对涨价的感觉似乎并不像数字所表现的那样。为什么呢?

一方面当然缘于现在的物价上涨,主要就集中于房价和副食品价格两大领域。今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创两年来新高。房价的上涨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再看看吃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涨声一片,由肉蛋奶油的上涨带动了整个副食品产业的上涨。现在的涨价指数没有包含这两大领域,说温和上涨恐怕也不为过。

另一方面,部分产品的价格下调在一定程度也抵消了整个物价的涨幅,比如说此次监测价格中衣着和娱乐文化教育消费的下降,至少可以将涨幅指数拉下那么一点。有涨的,有降的,涨幅自然不会如想象中的那么高。

然而问题是上涨的都是关系民生的,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所离不开的。以副食品来说,即便其再怎么涨价,但一日三餐都离不了这些,所以再高的肉价,再高的油价,人们也只能接受。至于那些降价的,对一般人来说,倒显得无关紧要。想想也是,谁会为了衣服降价而去抢购衣服呢?汽车价降了,可是连房子都没有,普通人谁会节衣缩食地先买上一辆车风光?毕竟车子可有可无,但肚子要吃饱,住的地方也要有着落。

其实涨价指数只是个冷冰冰的数据统计,重要的是如何让百姓在生活上尽量少受物价普涨的影响。涨价是市场因素,成本上升了,价格自然要上涨,想压价有悖市场规律。但有关部门一方面可以实施“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不能让公共用品的价格跟风上涨;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财政进行补贴,“肉补”也好,分配改革也罢,总之是不能让中低收入家庭甚至中等收入家庭的生活因物价上涨而受到过多的影响。

(来源:新华网 编辑:夏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