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与战士们一起“出国”
火车渐行渐远,但透过车窗,火车站台栏杆上悬挂的两列巨型条幅仍然清晰可见,上书:苦练沙场,为国争光;万里征程,胸怀祖国。
承载这一使命的正是车上穿着新式迷彩演练服的解放军官兵们。演练服左侧胸兜上方贴着写有“参演部队”的胸牌,右侧衣袖上挂着“和平使命-2007”军演的蓝色徽章,左臂衣袖绣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出发前,新疆军区司令员邱衍汉到车站为参演官兵送行。
事实上,前一天,士兵们就开始为出发做了充分准备,装有战车的车厢需要提前从库尔勒提前运到吐鲁番火车站。
尽管当时已经是北京时间7月20日晚上10点多,在距乌鲁木齐310多公里的库尔勒军交运输装载现场依然热火朝天:有的官兵在平板车上仔细测量和标注战车的停靠位置;有的官兵在指挥着战车缓缓驶上平板车的指定区域,还有的在忙着搬运各种给养物资。指挥官一声令下,十余名战士迅速跳上宽大的平板车,快速地为停靠好的战车加固,仅几分钟时间,一辆体型庞大的迷彩色战车便被牢牢地栓在了平板车上。
这样娴熟的技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17日,记者就亲眼看到官兵们在火车站专门进行过装载和加固的训练。中方参演部队陆军战斗群群长甘维汉当时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说,由于中方列车装载加固的方法与俄罗斯不通用,因此官兵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进入俄罗斯境内后的装载和加固办法。
第一流的“流动军营”
为了确保“万里机动”的顺利进行,运输车用的是提速后的车辆,除了三节蓝白相间的空调客车,军列的其余车厢就是运送弹药物资的铁皮车和长长的平板车。平板车上整齐地停放着一辆辆新式战车、装甲车和突击炮。为了让参演官兵在输送过程中保持充足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铁路部门还专门为每列车加挂了一节发电车和一节餐车。
与记者住在同一软卧包厢的通讯兵王波兴奋地对《国际先驱导报》说:“这是我当兵5年来头一次这么远距离的机动,也是头一次坐上这么好的卧铺。”在王波的记忆中,战士们向其他地方机动时,不是坐汽车就是坐绿皮的硬座火车,甚至还坐过那种被士兵们称为“闷罐”的棚车。
尽管条件优越,但是军人还是要过军人的生活,军列车厢就变成了“流动的军营”。在运输途中,参演士兵每天要在车厢中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包括仰卧起做和俯卧撑在内的适度体能训练,还要适时进行应急警戒训练。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就更不用说了。
和在地面一样,官兵们每天的作息和用餐时间按照统一规定进行。“这样做是为了让官兵在近半个月的运输途中内体能不至于松懈,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该军列总指挥李卫平少将告诉《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