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龟减少竟然赖中国 专家表示说法太夸张
[ 2007-07-24 15:28 ]

是抓是保,美国人争吵不休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得克萨斯州的龟有十几种之多,但并不是被列为珍稀动物的海龟,也不是生活在大山里罕见的旱龟,而大多是生活在河流里的水龟。这种龟繁殖速度较快。据路透社报道,长期以来,得州水龟一直自生自灭,当地政府并没把它们当做保护对象。但近年来水龟遭大量捕捉、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关注。

继续捕龟还是护龟,得州人为此展开了激烈争论。环保人士坚决反对过度捕龟。大学教授菲茨格尔德说,龟成熟期长,幼龟死亡率高。一只母龟要长至能成熟产卵需要15年时间。每只母龟每次产卵4到5个,但多数不能成活。如没有足够的成年龟,龟将会很快灭种。

但限制捕龟的规定同样遭到强烈反对。得州最大的龟出口商鲍伯说,“得州的龟太多了,甚至成为农场主眼里的‘讨厌鬼’,它们挤满了湖泊池塘。我有一次还曾看到一只大龟咬住一只大鹅,把它拉进了水里”。鲍伯说,因为捕龟,他遭到环保人士的威胁,但他要和得州的数百名捕龟者联合起来抗争,因为捕龟已成为了当地人的一个产业,每人每小时可挣20美元。

中国不流行吃“洋龟” 不论是保龟还是捕龟,这原本只是美国得克萨斯一州内存在的纷争,却被路透社拿来与中国扯上关系。然而这并不是媒体第一次因美国龟数量减少怪罪中国。今年3 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就曾刊文称“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移居纽约的华人也在将马里兰州的水龟资源消耗殆尽”,理由同样称“新式龟汤”登上中国人餐桌。

就此问题,《环球时报》记者23日采访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一位官员。当他听到路透社认为中国人是美国水龟减少的罪魁祸首时,感到很诧异,“这么说肯定是非常夸张的”。据这位官员介绍,近年来,中国在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中国已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已被收录入该公约附录一中,在我国属于严格进口和销售的物种。如需进口,进口商必须出示出口国开具的出口证明和我国颁发的进口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大量进口美国海龟的情况。而水龟虽不像海龟那样珍贵,但同样属于该公约附录三中的物种,在我国,其进口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限制,大批美国水龟登上中国人餐桌肯定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对于水龟,我国自己也在大量养殖,就算中国人要吃,也没有必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在广州,《环球时报》记者确实见到街上有些小贩在卖龟,也听说一些高级酒楼出售龟汤,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有在冬天时有一些,用量也不大,一到夏天就更没有多少人喝了。记者走访一家高级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量非常小,客人如果想喝龟汤必须提前预订,而且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国内,进口龟即使客人预订,也很难买到。(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编辑:肖亭)


 12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