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军工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法国军工产业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主要有四个标志:一是有一批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名牌产品,如空中客车飞机、幻影飞机、马特拉空空导弹、拉斐特导弹护卫舰、飞鱼导弹等;二是军工产业主要销售收入来自国际市场,以航空航天和军事电子行业为例,2006年出口收入占73%,去年法国武器装备出口额达到55亿欧元,增长34%;三是主要军工企业已经形成跨国公司,如EADS公司、达索公司、AREVA公司等;四是法国最近启动的大多数国防科技项目,都是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的项目。
我国军工产业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军贸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船舶工业成为典型的外向型行业,去年出口占总产量的80. 6%。但总的来讲,中国军工产业国际化经营还处在初期阶段,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还比较低。这与我国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6、军工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
近年来,法国军工产业结构调整重组力度非常大,涉及军工各大行业,形成了几个特大型企业集团,均已改组为上市公司。2000年,法国宇航马特拉公司与德国、西班牙相关公司合并,组建了欧洲航空航天和防务公司EADS;2001年法马通公司、核燃料总公司等重组为AREVA集团,成为集核电设计、设备制造与整个核燃料工业于一体的特大型核工业集团,去年销售收入108.6亿欧元;2003年法国军用舰艇主要生产单位舰船建造局改组为股份公司,并于最近与著名电子企业泰勒斯公司的船舶业务进行重组;2004年法国国有航空发动机研究制造公司SNECMA改组为股份公司,并随后与SAGEM公司重组;2006年9月,地面武器集团公司GIAT改组为NEXTER公司。
法国军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程度比较高,几个大企业与一批专而精的公司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法国国有军工企业调整改制过程中,遇到了企业亏损、人员安置困难等难题,有人称之为“黑色岁月”,但总体上看,调整的最困难阶段已经度过。
我国军工行业在1999年进行了重大体制改革,成立了十个军工集团公司;2002年成立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军工全行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能力结构调整,一批长期亏损的军工企业实行了政策性破产。近年来军工集团在跨行业重组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军工行业一批经营民品的企业改组上市,在股票市场上初步形成了“军工板块”。最近又开始允许民营企业依法进入军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