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来燕:我国未来航天事业有五大目标与主要任务
他说,一是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
二是实现绕月探测,2007年下半年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在成功实施绕月探测之后,进行月面软着陆探测与月球车月面巡视勘察,实现“落”月探测;在落月探测成功后,实施月面自动采样并返回地球。
三是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将在天基、近空间、空基不同层次进行大气、陆地、海洋的综合观测,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能力,并可根据需要对特定地区进行高精度观测。
四是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自主研制并建成由12颗静止轨道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由30多颗不同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授时和用户位置报告能力。
五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目前的9.5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5.2吨提高到14吨。
孙来燕说,我们将这五大项任务称为“二二一工程”。另外,我们还将研制、发射新型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科学卫星等等。通过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实现,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服务。
·孙来燕:未来航天发展集中在4方面 深空探测是热点
孙来燕对未来国际航天发展的四个方面逐一进行了简要介绍。一是进入空间的能力,比如美国为重返月球开始研制运载能力超过100吨新型重型运载火箭(战神5);二是人造地球卫星,包括研制各种应用卫星,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也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卫星;三是载人航天,未来人类进入太空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美国、俄罗斯都开始研制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四是深空探测。当前,深空探测是国际航天活动的一个热点。
孙来燕说,目前,国际上的深空探测活动主要集中在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和寻找地外生命三个方面。2004年以来,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印度、英国和德国先后公布了无人探月或载人登月计划,美国宣布将在2018年左右重返月球,欧洲提出在2024年实现载人登月。人类还将在月球建设永久性基地。未来二十余年,人类将向火星发射环绕火星飞行的卫星、在火星着陆的机器人、火星取样返回探测器等一系列探测装置,美国、俄罗斯、欧洲还制订了载人登陆火星的宏大计划。寻找地外生命、认识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是空间探索的重要主题,国际为此还将探测彗星、木星卫星等其它天体。今年4月,欧洲11名天文学家宣布,在距离地球大约20光年的深空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5倍,平均温度在0~40摄氏度,适合保存液态水,这项发现已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