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军“天弓”导弹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台军在2007年4月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这是历届“汉光”演习中前所未有的。随着台军设立“导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II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
有台媒分析指出,自扁当局提出所谓“决战境外”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来,台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意图实现这一战略。在1995年,台湾“中科院”开始低调展开研发弹道导弹和攻击大陆的巡航导弹计划;2006年8月,台军宣称设立“导弹司令部”,并在靠近大陆的外岛建立导弹发射阵地。
分析指出,相对于指挥体制的建立和变更,导弹阵地的建设,台军可能装备的或即将装备的导弹武器更加引人关注。由于事关机密,事件本身又极其敏感,台军对导弹型号只字不提,仅以“特种飞弹”一词含混带过。之所以使用“特种飞弹”一词,是为了掩饰“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已有一段时间的两种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雄风-IIE”攻陆巡航导弹和射程600公里的“天弓-IIB”地地导弹。
虽然台军方对“天弓-IIB”一直遮遮掩掩,外间媒体几乎没有公布过任何照片,性能资料、作战使用等情况更是从未公开。不过,从通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仍能根据经验进行类推,分析出该导弹的基本参数和技战术性能。
“天弓-IIB”导弹是在“天弓-II”远端防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的,从台湾的导弹技术水准和近年来台湾进行相关实弹发射试验情况看,如没有获得美国的技术支持,“天弓-IIB”难以突破弹头和弹体分离的技术瓶颈。
根据“天弓-IIB”性能和台军作战能力分析,一旦台海有事,“天弓-IIB”将作为其“先制”作战的第一波次打击力量,配合“雄风-IIE”巡航导弹使用,前者由于精度尚不足以攻击单个点目标,故主要对港口、码头、机场、交通枢纽或重兵集结地等重要面积型目标实施突击,后者由于采取了红外成像+雷达地形匹配等复合制导体制,则重点突击指控中心、雷达站、观通站、桥梁、等坚固点目标。(来源:香港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