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德先生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情景
环球在线消息:初次见到修德大使是在旅德画家王亚妮的一次画展上。那天,修德先生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但到了开幕式上,他却把稿子放在一边,即席发言。他讲述了王亚妮怎样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天才小画童成长为成熟的艺术家,其言辞之真情热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从那以后,记者又多次在慕尼黑的报告会、研讨会上遇到修德先生。别看修德大使今年已经84岁高龄,但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尤其在谈论国际问题时,修德先生常有独到的见解和透彻的分析,令后辈人钦佩。当年,修德大使离开中国后又去印度当大使。据说,他到了印度还时常宣传中国,以至有人说,印度有“两个中国大使”。近年来,退休多年的修德大使还在慕尼黑外交学院兼课,他主要讲授印、巴问题及亚洲地区的形势。不过在余下的时间里,修德大使关心更多的是中国。每年,修德夫妇都要去访华,另外也经常接待来到德国的中国客人。
修德大使平时住在距慕尼黑一百多公里的贝希特斯加登,那个地方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景色优美。多年以来,修德夫妇差不多每隔一两年就要请中国驻德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去家中做客。2003年夏天,记者也曾跟着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的馆员们去了修德大使的家。那天,修德夫妇领着几十位中国人登上了附近名胜“鹰巢”,游览了美丽的“国王湖”,晚上又以巴伐利亚的啤酒和风味食品款待大家,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记者曾经向修德大使提过这样一个问题:您在中国任职多年,又与中国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您认为,其间最值得骄傲的成就是什么?大使谦虚地回答说:骄人的成绩谈不上,但是我总结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那就是“你若要评价中国,与中国人打交道,就必须认真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修德先生认为,东西方之间,不该是一方教化另一方,而应是相互学习与交流。因此,修德先生几十年来一直不懈地向欧洲人传授自己的体验,始终履行着沟通东西方交流与理解的大使职责。(来源:文汇报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