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王室内部斗争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去年内地电影票房的王者,图为该片剧照。
《满城尽带黄金甲》收入2.5亿元居首位
环球在线消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前日公布,2006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记者根据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数字综合统计发现,去年票房前10名中,国产片和进口片各占半壁江山,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的《夜宴》为票房前两名。
电影局局长童刚前日公布了2006年几部国产片的票房,其中《满城尽带黄金甲》2.5亿元,《夜宴》1.3亿元,《霍元甲》1.01亿元,《宝贝计划》9700万元,《墨攻》6700万元。对比中国唯一一家电影进口公司中影公司提供的分账进口片票房数字,这五部国产片分别排在第一、二、五、六、九名。
排行榜上另五名被分账进口片占据,《达·芬奇密码》和《金刚》分别为1.05亿元和1.02亿元,分列三、四名,《碟中谍3》、《海神号》、《超人归来》则以8200万元、6893万元、6254万元分别排在第七、八、十名。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提高
童刚说,2006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为55.03%,比2005年略有提高,而一大批中小成本影片成功进入主流院线,为此作出了显著贡献,其中《云水谣》、《东京审判》、《疯狂的石头》分别以3000万元、2800万元、2300万元的票房取得了突出成绩。
此外,据发行方保利博纳统计,作为内地、香港合拍片,《龙虎门》和正在上映的《伤城》也已经分别贡献了5300万元和6000万元的国产片票房。
根据电影局统计,2006年全国电影综合收入为57.3亿元,除国内票房外,全国电影频道播放电影收入和国产影片的海外销售收入(含票房收入)分别贡献了12亿元和19.1亿元。
去年国产故事片330部
同日,童刚还公布,2006年国产故事影片的产量达到330部,比上一年增加了70部,这已是国产故事影片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此外,2006年全国还生产了动画影片13部,纪录影片13部,科教影片36部,特种影片7部。电影频道还组织拍摄了供电视播放的数字电影112部。
童刚指出,2006年创作的国产影片中,现实主义题材和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如为纪念建党85周年推出的《脊梁》、《红色满洲里》、《真水无香》等,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推出的《我的长征》、《不能忘却的长征》等影片以及《云水谣》、《东京审判》等都为促进现实题材电影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同时国产商业大片依然引人注目,大投入、大制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宝贝计划》、《墨攻》等影片在艺术创新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各有特点,为电影市场的繁荣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小成本电影创作和青年电影创作呈现活跃态势,《疯狂的石头》、《夜上海》、《三峡好人》等影片以青年人独有的视角、表现手法和艺术创意为2006年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带来了新鲜活力。
大片口碑和思想深度仍不够好
尽管大片给中国电影票房带来了迅速增长,但童刚局长也承认,这些影片在全民口碑和思想深度上仍然不够好,而中小成本文艺影片上映也还比较艰难。从电影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国产电影故事片数量达到330部,进入主流院线的只有三分之一,和去年260部总量中的90部进主流院线相比,比例反而略有下降。
谈到大片和小片的矛盾,童刚说,电影局希望能出现更多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主义的影片,但肯定会尊重市场和观众的选择。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尖锐体现这种矛盾的贾樟柯和张伟平的骂战中,电影局出面劝双方不得再互相指责,童刚否认了这一消息:“我没听说劝和这回事,估计是他们双方私下里达成协议的!”
通不过审查多因雷同或太差
早在2004年,电影局就宣布起草涉及电影分级制《电影促进法》,前日童刚局长说,经过大量的民间调研后,《电影促进法》草案已经写好,很快就将进入立法阶段,但媒体所关心的“分级制”,并没有被纳入法案内容。这意味着,以前的电影审查制接下来几年还会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
但在电影局几位领导看来,这不是问题!张宏森副局长此前说,审查制度只是假想敌,“近年来,有什么电影的合理想象力、合理创造力、合理表达、合理诉求,因为审查制度的存在而遭遇了重创?电影创作中这种责任的外推,是不中肯、不公允的。”
张丕民副局长前日也列出数字说:“2006年申报剧本立项的,加上合拍协拍片,总共893部,最后通过了773部,被刷下来的120部,原因基本是故事主题雷同或者实在太差,而不是政治、色情、血腥的因素。”据他介绍,被否掉的剧本里有很多还是主旋律性质的,“提交上来的剧本里,有19个剧本讲小孩子看升国旗,12个描述南京大屠杀,全通过审查的话就太重复了。”
编辑:富文佳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