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激光脱毛治疗方法
3.1
激光脱毛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激光脱毛适用于所有部位深色和浅色的毛发,但对白色的毛发无效。
下列情况是激光脱毛的相对禁忌证:①有瘢痕疙瘩病史;②在治疗区内有感染或有单纯疱疹感染病史;③在6周内,曾使用过其他方式(如蜡脱)脱毛的患者;④对氢醌或其他漂白剂过敏;⑤在6个月内有使用Lsotretinoin(13-顺维甲酸)史。
3.2 术前准备:
对于肤色较黑的Ⅲ型-Ⅴ型皮肤患者,术前应尽可能避免日光照射,最好用防晒霜 4-6周,有色素沉着倾向者同时可加用氢醌类药物预防。
另外,治疗区术前必须备皮,彻底刮除毛发,其作用有:①可以减少治疗区毛发因吸收部分激光发生焦化引起感觉不适。②可以减少因毛发烧焦散发的难闻气味。
麻醉:一般不用麻醉,疼痛敏感的患者可采用表面麻醉如涂5%EMLA霜,外覆食品保鲜膜1小时左右即可。
3.3
各种激光及强脉冲光脱毛术
3.3.1 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Diode Laser):波长800 nm,光斑
9mm×9mm或12mm×12mm方形,脉宽有30 ms、100 ms及自动设置3种,频率
1-2Hz,激光手具前端配有Chilltip接触式冷却系统,可使局部温度在不到 1min内降至
4℃。LightSheer激光参数设计合理,又有同步冷却系统,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理想的激光脱毛系统。
我们应用LightSheer
对272例患者进行了脱毛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治疗前先将患处毛发刮除,治疗中激光手柄应紧贴皮肤,光斑重叠小于10%,脉宽一般采用30ms或100ms,对肤色较黑的患者采用100ms。能量选择在20-50J/cm2之间,以治疗后患者有轻度烧灼疼痛感、治疗部位皮肤轻度发红、数分钟后部分毛囊处出现水肿性小风团(30min-1h消退)为度。术后局部涂红霉素软膏。根据毛发的部位,生长周期的不同,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也不同。经过3-5次,间隔时间1-2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都得到了永久性的毛发脱减,术后约有3%的患者局部出现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一般在2-6月内消退。
我们比较了30ms和100ms脉宽治疗黄种人的结果,发现后者术后反应小,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较前者少。对于肤色较黑的患者,应采用100ms的脉宽进行治疗。
3.3.2 强脉冲光: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简称为IPL)
也称脉冲强光或强光,它属于普通非相干光,而不是激光。常用的强脉冲光仪输出光的波段为550-1200 nm,输出能量密度3-90
J/cm2,光斑尺寸8mm×35mm或8mm×15mm。临床上用于脱毛的滤光片主要为645 nm、695 nm、755
nm等。通过计算机控制,强脉冲光脉宽在0.5 ms-25
ms间可调;且每次击发可选择1-3个脉冲,选用脉冲方式释放能量可使靶组织持续升温,而让表皮充分散热,治疗时还配合使用冷却透明胶,以减少副作用。
强脉冲光的能量较高、光的波段相对集中、脉宽可调等特点与激光极为相似,也可达到选择性光热作用进行脱毛治疗。并且强脉冲光脱毛仪的参数调整灵活,可根据肤色、毛囊大小及深浅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新型的Quantum皇后光子脱毛仪脉宽可调范围更大为15-100ms,并具有独特的内置光导冷却系统,是目前除LightSheer以外的另一种应用最多的光学脱毛仪。
Gold使用Epilight强脉冲光系统治疗30例白种人患者的37个部位,脉宽1.5-3.5ms,平均能量38.7J/cm2,脱毛前局部应用透明凝胶可促使强脉冲光更好地进入皮肤,也起到冷却皮肤的作用。1次术后12周,毛发减少约60%,毛色越深,疗效越好。术后一过性的副作用有红斑70%、水肿8%、水疱8%、色素沉着3%。
3.3.3
翠绿宝石激光(alexandrite
Laser):波长为755nm,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激光脱毛仪之一。其临床效果较好,副作用也较少。
Finkel等用短脉宽翠绿宝石激光(脉宽2ms,能量25-40J/cm2)治疗126例白种人患者,每隔4-14周治疗1次,第2次术前毛发再生为65%,治疗数次后毛发再生不到12%,副反应少而短暂。Ranlin用长脉宽翠绿宝石激光治疗30例女性面部多余毛发,脉宽为20ms,能量30J/cm2以下,光斑10mm或12.5
mm,共经18个月,平均约8次治疗,毛发平均清除率为70%,而白色、棕色、红色毛发仅为10%,术后未见色素改变,最常见的不良作用为散在的结痂(17%)和毛囊炎(13%)。
国内刘健航等应用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对118例面部、躯干及四肢多毛患者进行治疗。脉宽20
ms,光斑直径10 mm,治疗能量在12-20 J/cm2之间 ,治疗间隔2个月。结果:下肢及腋窝部的一次脱毛率约为30 %,二次的脱毛率为60
%,并呈能量依赖性。所有病例均有毛发延迟生长现象。其中50.8%的患者出现毛发变细。18例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占治疗总例数的15.3%。
3.3.4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Q开关Nd:YAG激光脱毛疗效不佳。近来,Bencini等报道用长脉宽Nd:YAG激光仪治疗了28例患者(FitzpatrickⅡ-V型,毛色为黑、棕及红色),脉宽采用15-30ms,能量23-56
J/cm2。,每隔l个月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毛发减少20%-40%,经4-6次治疗,毛发基本脱除,除红斑、水肿及腋部治疗时有疼痛外,未见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
3.3.5
红宝石激光:红宝石激光的脉宽较短,694
nm的波长对于较深的毛囊破坏作用有限,同时也比较容易引起表皮损伤,副作用相对较多,因而近来应用红宝石激光脱毛的已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