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电影电视>荧屏视界
谁认识乔家大院的飞将军

[ 2006-03-28 10:43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金陵晚报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云南的来信。信件的落款署名是乔家大院第七代子孙乔贵云。


在云南省设计院工作至退休的乔贵云,是晋商乔家大院的后代。


乔贵云写信给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整个家族长期以来的共同夙愿:寻找和收集关于叔叔乔倜的生平点滴。


原来,“黄水滚滚贯三晋,腹地祁县余一乔”的乔家,这个影响整个山西乃至全国的商贾家庭,除了为世人奉献了一笔辉煌的晋商奋斗史外,也曾有过令整个家族自豪的武人——这就是乔家第六代子孙、“飞将军”乔倜。乔倜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家族历史上留下极其光彩夺目的一笔。


根据乔家的家族文献记载,乔倜193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不久考入杭州空军学校,后被选入特航队。1937年秋季在驾机与日军作战时候在北平附近壮烈殉国。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乔倜牺牲时太过于年轻;而另一方面战争爆发不久后乔家后人纷纷离开乔家大院,乔家就再也没有更多的关于这位“飞将军”的资料,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保留。


时隔近70年了,随着央视《乔家大院》的热播,晋商乔家的兴衰传奇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而此时,远在各处的乔家第七代后人再也无法沉静了,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这位改变世人对家族印象的飞将军乔倜的事情。


记者按照号码拨通了远在云南的乔贵云的电话。


电话那边,乔贵云很激动:“乔倜是我的亲叔叔,但是我们现在却连他的照片都没有一张,甚至每年清明都不知道到哪里去祭祀。现在刚刚知道南京有抗战阵亡航空烈士墓,我们好激动啊!我和远在澳大利亚的姐姐商量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组织乔家后代赶来南京,来祭拜这位叔叔……虽然迟到了大半个世纪,但是我们总算有地方可以凭吊怀念了……”


乔贵云今年已经66岁,上个世纪40年代在战乱中逃出了山西,50年代起定居于云南至今,而她的堂兄弟姐妹也各自飘零四方,最大的姐姐(堂姐)乔渝则最远,定居在澳大利亚。“这件事也是她提出的”,乔贵云告诉记者:“长女为母,乔渝现在是第七代中年龄最大的女性,她人在国外,加上年岁已高,对家乡和家族十分眷恋,因此我们都希望能促成此行……”


乔贵云也曾回山西乔家大院几趟,每次看到乔家大院的介绍上提到二叔乔倜,都会心中一阵子激荡:这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但是又是家族的遗憾。因为乔家人躲避战乱出山西时太匆忙,现在乔家人手上没有留下任何和乔倜有关的东西,也对这位飞将军的资料一无所知。“哪怕一张照片也好啊!还有,我们虽然知道了二叔是烈士,但也没收到过能够证明他事迹的烈士家属证……”


乔贵云希望金陵晚报能够帮忙乔家大院实现这一愿望,查找乔倜的相关事宜、资料,乔贵云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去年她听说,二叔乔倜还有在世的战友,且在去年中央电视台的反法西斯60周年报道活动中出现过,当时他手中还拿有和叔叔在一起的照片。


乔贵云说:我们很想见一见这位叔叔的战友,但是毫无头绪……


为了这迟到大半个世纪的祭拜,为了纪念这位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传奇晋商家庭中的飞将军,本报今起决定全力帮助乔家大院后代们寻找飞将军乔倜的生平资料和战友,如果你了解相关历史,或者有相关线索,请与金陵晚报记者联系:电话:025-84686500。

尊敬的金陵晚报编辑:


您好!我们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乔家第七代后人,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第三代)是我们的祖爷爷。


我们的至亲二叔乔倜(第六代)是抗日战争航空烈士,他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现在只有我们11个侄儿侄女是他的后人。而我们大家又分散在全国各地,大姐乔渝在澳大利亚悉尼居住,我——乔贵云在昆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大家对叔叔的事,过去无法深入了解;现在非常关心,又苦于路途遥远,联系有许多不便。我们想向金陵晚报求助:


我们仅仅知道一点点情况:乔倜:山西祁县乔家堡人,曾在河南郑州空军战斗部队服役,卢沟桥打响之后,全军进入特级战备状态,空军陆续潜驻河北。乔倜在和敌机空战中与日机同归于尽,年仅22岁。他实现了给父母的诺言“儿意已定,决心与敌周旋到底,誓与我机共存亡,绝不为有辱国家,有辱祖先之事。”可见《乔家大院》一书。


我们现在才查到,南京有一座航空烈士墓,数以千计的抗日空战英雄长眠于此,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航空烈士墓,也是唯一一座集合了国共两党抗战死难官兵,美国、苏联、韩国等国的来华助战英雄的烈士墓。去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南京市航空联谊会、部分抗日航空烈士家属和300多名师生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这消息我们现在才听说,但事已过半年,我们只好求助你们,能否帮助我们查找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航空烈士乔倜的相关事宜?还有能否帮助我们寻找二叔在世的战友?


不胜感谢!!顺祝安康!鹏程万里!
联系人:乔贵云


乔家谱系

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主人翁乔致庸,是乔家大院的第三代“致”字辈,在他之前乔家还有第一代乔贵发、第二代乔全美,乔致庸就是他的次子。


乔家第四代是“景”字辈分,其中,乔致庸的长子乔岱,人称“务财主”。他聪明能干,善于交际,喜欢住在大德通票号北京分号内与清朝王公大臣们来往,结交了许多权臣政要,甚至与京师九门提督马玉昆是拜把子兄弟。他善于把握时机,敢于冒险,称得上是生意场上的行家里手。


继乔岱之后当家的,是乔致庸的三子乔景俨,字望之,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卒于民国元年(1912年)。他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开始当家。他生性善良,屡行善事。祁县中学堂及太原私立光华女子学校开办时,乔景俨也捐了不少款加以协助。他还略懂医术,经常有人上门来治病,他都免费诊治,并施舍药品。因而,颇受乡人敬重。但他不擅经营,对复字号的发展没作出多大贡献。


乔家第五代“映”字辈中共有兄弟11人,乔岱之子乔映霞排行老大。乔景俨过世后,乔家就由乔映霞当家,他对乔家所属字号、票号加以整顿充实,使乔家的生意达到了巅峰。映霞字锦堂,小名成义,因而人称“成义财主”,他治家严谨,并立家规,兄弟成家后均令各立门户,独立谋生。其中,映字辈中的乔映庚,就是的乔倜的父亲,也是委托本报的乔渝、乔贵云的祖父。


乔家第六代,是立人偏旁的一辈,共有20多人。其中乔映庚有三子,分别为老大乔亻杰(乔贵云的父亲)、次子乔倜(就是乔家后代们委托本报查询资料的飞将军)、三子乔仕(乔渝的父亲)。


乔家第七代,也就是乔渝、乔贵云这一代(其中属于乔映庚的这一支共有11人,在澳大利亚的乔渝为最长的女性)。在抗日战争后,乔家人为躲避日军的骚扰和战乱,早已离开老家,现在分布在北京、上海、太原、江苏、云南等各地,还有的在国外。(记者:朱波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