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情感天堂
中国白领:走入新包办婚姻?(图)

[ 2006-03-13 15:42 ]

 

中国白领:走入新包办婚姻?(图)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有人说,这个连保鲜膜都随时有可能是过期产品的时代,不更新就意味着死亡。“今天你相亲了吗?”成了白领间流行的问候。都市白领这个原本婚恋市场“绩优股”群体,集体遭遇结婚难。由此,出现了父母代找对象以及白领交友俱乐部等种种新形式。

可能是因为爱情越来越现实,大多数白领对美好的爱情看得已经很直白了。爱情短暂而美丽,可为之付出的痛苦却很多都是长久的,在这样紧张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没什么时间让人静静享受爱的甜蜜和离的悲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不相信爱情的存在了。但其实,再崇尚新潮与前卫的现代人,真正愿意过独身生活的也并不多见。正是这种渴望与恐惧的并存,遵从了大多数事物因现代文明发展的规律,相亲在21世纪也变得无比摩登起来,甚至有些面目全非了。

中国单身白领漫漫相亲路 

中国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显示,1997到2002年间,中国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总数增加1630万,其中北京的未婚人数增长了76万,北京地区的未婚男女比例为1.5:1。

男女双方经父母或朋友介绍后,经过“家长(或朋友)约见”——“独立约会”——“热烈拍拖”等阶段后最终结合。“包办婚姻”渐有抬头之势,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成为当下一些都市男女所信任与青睐的婚姻方式。


在公园里替子女相亲的父母
  

“先相父母,后相子女。我是先相看父母,父母稳重大方的,儿女也错不了;父母举止轻佻的,儿女也悬”,在北京中山公园后河沿——家长替子女相亲的地点,这位一口京腔的大妈对记者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家都是老实人,儿子也优秀本分,不喜欢那些穿衣服露肚脐的。”

父母出马,替子征婚,代女相亲。这种白领婚事信息交流的活动,去年年底率先在北京龙潭公园兴起,随后扩散到紫竹院公园、中山公园、颐和园等多家公园。

婚事信息交流的程序通常为:家长们先挑选,再交谈,觉得合适,双方互留电话号码。回去后,由男方家长主动给女方家长打电话,女方家长征求孩子意见后,告知男方女孩的手机号码,然后孩子们自行约时间面谈。

与此同时,近期类似活动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涌现:除杭州万松书院外,上海妇女联合会巾帼园里出现了“家长聊天会”,深圳也有“未来亲家联谊会”。

进入21世纪,许多旧事物被抛弃,青年人都追新奇、追浪漫,但“相亲”这种认识异性的传统形式却依然在新一代的青年中流传。大凡到了一定年纪,却没有固定男女朋友的人,多少都有过几次相亲的经历,而且相亲的次数往往与年龄成正比。

勺海市场研究公司针对北京单身白领进行的调查显示,81%的单身白领曾通过朋友或同事的介绍进行相亲,47%曾与父母推荐的异性见面,10%参加过征婚活动。

调查同时显示:选择面太窄、工作太忙、对配偶要求较高、对未来婚姻感到恐惧、重视事业忽略生活情趣、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异性交往,以及社会环境七大因素制约了白领青年的婚配。

93%的受访者认为,白领择偶难的生活环境原因是“生活的交际圈过小,生活环境过于单一”。而“工作单位男女比例失调”的提及率也达到50%。此外,分别有39%和25%的人提到“周边缺少合适的文化或娱乐场所”和“家在外地,缺少亲友的督促和关怀”这两个生活环境因素。

社会大环境也是造成一些大龄白领择偶难的重要原因。小、也很窄,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更需要爱情的抚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