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历史上哪位总统最富?华盛顿居首奥巴马第25|为帮6岁女儿圆公主梦 美夫妇花3.2万办生日宴|英媒披露前首相布朗夫人日记:威廉王子救我命|
评论>要闻
“中国网络威胁论”不堪一驳
2011-02-24 09:57:29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网络威胁论”不堪一驳

建立联合网络司令部成为美军各项军事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资料图片)

自2010年初谷歌高调声称“受中国黑客攻击”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网络审查”、“黑客攻击”、“组建网络部队”等的炒作纷纭杂沓,不绝于耳。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题为《网络正确与错误:互联网世界的选择与挑战》的演讲,大谈“网络自由”,并对中国进行指责。17日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称﹐加拿大政府网站遭到前所未有的黑客攻击﹐来源追溯到中国的伺服器,黑客取得高度机密的联邦资料﹐加至少两个重要政府部门网站被迫紧急关闭。许多媒体对这两件事进行了密集报道,“中国网络威胁论”似有再度升温之势。

其实,一直以来西方针对“中国网络威胁”的几个主要说法,或属子虚乌有,或属双重标准,都难以站得住脚。

一是“网络审查”之说,指责中国限制网络言论自由。事实上,各国政府对网络进行必要管理是一种通例。比如,加拿大2010年《网络安全战略》就明确提出,网络运营商要向政府提供用户信息,且要使用“可截流”系统,以便警方“依法截流”。可西方国家罔顾自己对互联网实施管理,而把中国依法管理网络说成“干涉言论自由”,显然是一种虚伪逻辑和双重标准。

二是“黑客攻击”之说,称中国黑客入侵并窃取有关国家政府或军队的情报。中国境内成千上万管理不善的计算机被各种境外黑客暗中控制,有关国家仅依据来源地址就断定黑客攻击来自中国而放过真正的黑手是否蹊跷?美国防部资料显示,每年超过100家外国情报机构试图入侵美政府、企业等窃取数据,一些西方国家为什么单说中国是威胁呢?某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中国网民进行思想渗透和蛊惑,恐怕中国受到的才是真正的网络威胁吧?

三是“组建网络部队”之说,称中国已建几十万人的网络部队,旨在入侵他国网络。其实,美国早在2009年就率先建立了网络战司令部,成为全球首个公开将战争机构引入互联网的国家,并引发各国强烈反应。英国随后宣布组建“网络兵团”,韩国也加快了组建网络战司令部的速度。今年伊始,日本决定要组建“网络空间防卫队”。相比之下,中国至今没有所谓“网络战司令部”。

“中国网络威胁论”显然忽视或者是有意无视了以下几个重要事实:

其一,中国一贯主张在维护本国信息领域国家主权、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和平利用国际信息网络空间。中国的网络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和平时期无端攻击他国政府或任何个人网站,都属违法行为,中国不会做这样的事。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场合始终提倡建立“国际因特网公约”,打击国际网络犯罪。

其二,中国在网络技术上明显处于弱势。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网络技术与美西方先进国家差距很大。目前互联网中几乎所有关键环节都由美国公司主宰,全球唯一主根服务器就掌控在美国手中,美还握有全球13个副根服务器中的10个。可以说,美掌握着全球网络世界的生杀予夺大权。在谷歌退出事件沸沸扬扬之际,美国就曾有人呼吁美网络管理员对中国断网一天,切断源自中国的所有信息流量。

其三,中国是网络攻击最大受害国。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统计,中国成千上万计算机感染木马或僵尸程序,并被各种黑客暗中控制,成为所谓“肉机”。2009年,中国境内被木马和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IP数量分别为26.2万和83.7万个,境外大量主机地址参与了控制活动。2010年以来,黑客攻击相继致使百度、阿里巴巴等中国门户网站无法被访问。

所以,“中国网络威胁论”本身不堪一驳。然而,它对国际社会的误导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国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部门如金融、电力、能源储存与分配、交通管理等系统都已采用了网络化管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极易受到攻击。一旦这些基础设施的网络遭到破坏,后果难以想象。由于网络战的后果具有不可控性,很可能对全球安全、尤其是经济安全带来重大损害。

鉴此,我们对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的图谋必须有足够认识,对其危害性必须保持高度警醒,大力倡导公平有序的用网环境,让网络远离阴谋、对抗与战争。

(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全球十大最丑陋的建筑
每座城市彷佛都在修建自己的地标建筑。有的成为了经典,有的却成了画蛇添足的那一笔。 >> 详细

论坛
性感梦露度假私密彩照
玛丽莲·梦露,美国20世纪著名的电影女演员,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