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伊朗新一轮谈判前邀请多国外交官参观核设施|英幸运女婴2011年1月1日11时11分出生|看到就能打到!英“打击者”头盔颠覆空战传统|
评论>要闻
六专家纵论在经贸上与美周旋 中国要争取主动
2010-12-31 11:24:2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美经贸关系如何定位

霍建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美之间的矛盾处于升级状态。从经贸上看,贸易不平衡问题仍处在较高的水平。2008年中国对美顺差1700亿美元,2009年降到1400亿美元,占我们对外顺差的70%。按照美国的统计,中美贸易不平衡占美国逆差的45%。这种矛盾在3-5年之内,都很难有大的变化,这也是中美贸易冲突长期存在的一个因素。

宋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的过渡期结束之后,有了几个改变:一是中美关系已经走过单边贸易开放、自由化的阶段而转变成为如今互惠性的、双边开放的关系。这就需要中美两国从单边让利向双边相互协调转变。在经贸谈判中,这一点很重要。二是中美关系中的很多问题不是零和冲突,往往是双方节奏上的不同。在步调上,美国要求更快一些,中国要按自己的节奏发展。比如,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三是在未来10年至20年,中美经贸关系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摩擦和动荡时期。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双方的冲突会更多。四是中美摩擦和冲突的领域也在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领域向高端的领域扩散,比如新能源领域、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政府采购政策以及自主创新政策等问题。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美经贸问题的定位非常重要。中国现在的汇率政策不是以自己为主,而是以别人为主。我提人民币汇率下降,就有人说,美国人能答应么?美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对不正常的东西都习以为常了。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定位。第一,现在的定位有问题,中美是战略伙伴,不是竞争对手,这一点要搞清楚,我们与美国竞争是没有优势的,我们不要再去显摆自己了。第二,定论不能过于简单。人民币、美元,一个是本币,一个是国际化货币。我们要认清人民币的真正价值所在。第三,定性不能过于短期。中美都是以短期说事,中国人总说好的,美国人总说差的。很多问题的论证,我们要清醒而细致地分析。

经贸还是中美关系的基石

周世俭(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人民币汇率改革受美国干预很深,现在需要明白的是,中美贸易对美国有多少好处。讲经济离不开数字,要让数字说话。美中贸易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从2000年-2009年,美对华出口增长330%,对除中国外的全世界其他国家增长29%。2008年-2009年,美国经历金融危机,美对华出口只下降0.2%,对其他国家下降19%。这些数字很能说明问题。我认为,中美贸易关系中,合作是主流,发展是主流,迅速发展是主流。

霍建国: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一口咬定人民币被低估是原因。因此美国一方面压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贸易制裁获取收益。2009年美国对华贸易制裁量最大,几乎翻番。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美国的官方态度还是留有一定余地,美方也不想进入贸易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把握好对美斗争的策略。

总的说来,经贸还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中国要有周旋能力,斗而不破,在有些地方有进有退。在多边合作、G20经济治理上,中国要更活跃一些,提出好的理念,积极影响世界,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形象。在实际矛盾上,要同美沟通,稳住目前的阵脚。上一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说要放松出口管制,但是口惠而实不至,需要督促他们做到这一点。

还要明白,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最重要依赖于自身的经济增长,国际社会是在中国的经济成绩面前不得不承认中国地位的。从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外部环境看,中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是我们要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十二五”的头几年如何成功地实现经济转型,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主动周旋地位的一个关键。

如何应对中美未来的经贸摩擦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在经济问题上,美国的核心利益和战略思维,短期看,是想方设法避免日本式的衰退;长期看,是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的领导地位,特别是美元的地位。那么中国的战略利益何在?第一,在未来3至5年,中国要实现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改变,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特别是20年、30年的持续增长,而不是仅仅保证短期的8%的增长率。第二,对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变。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这对中国抵御国际经济波动很有好处。

基于上述想法,我的建议包括,第一,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来源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信心。中国不是1985年的日本,更像是1955年的日本。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不应该有问题。第二,要有战略思维,要有创造性、主动性。不要在细节上和美国较劲,要在长远利益上、在战略上勾画长远;要超越部门利益,强调战略利益,不要只讲出口,只看一些特定的企业;不能为局部利益牵制,要有整体思维。

陈宝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现在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大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还在发酵。汇率博弈,中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美国是主动地提要求,中国则一直研究该升百分之几。美国压人民币升值的基本理由是贸易逆差太大,但现在形势需要重新估计。中国在商品和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底层。比如,美国加州大学的3个研究人员研究了iPod的利润链条。一台iPod的利润,美国拿了80多美元,日本拿了70多美元,中国拿了3美元。但美国却算中国赚了150美元,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另外,汇率问题上,美国人总是打悲情牌,讲失业人口有多少,但也就是几十万的规模。中国也可以打悲情牌。通过压力测试表现,如果人民币升值3%-5%,中国可能有几千万人失业。

谭雅玲:从对策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经常被外国捧杀,我们对美国也要变化一下策略,改用这一点。不要只说美国现在怎么不好,美元崩溃等,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有大量的美元资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抓住关键,突破瓶颈。瓶颈就是自己的弱点改了没有?10年前,贸易占比过高,10年后还是这样。

在中美经贸关系上,中国要将议题拓开,争取主动。人民币国际化是要规划的。欧元就是教训。在人民币问题上,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投资海外。中国现在贫困的地区非常多,投资国内还不够呢,现在却开始投资国外。同时,在人民币问题上,要在自主和自信上做文章。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出人意料:最长寿的动物
动物世界的十大老寿星,包括最长寿的猫、狗、鱼、蜘蛛在内的动物纷纷榜上有名。 >> 详细

论坛
盘点2010年十大科学新闻
今年发生了很多和科学相关的时间,《科学美国人》评选了2010年度十大科学新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