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司法部长称俄罗斯间谍子女均被遣返回俄|汤加筹备首次议会大选 国王将放弃实权|印度发射新型“间谍卫星”|
一闪而过的美俄换谍风波 不只美女间谍这一个噱头
2010-07-12 00:00:00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一闪而过的美俄换谍风波 不只美女间谍这一个噱头

美女特工安娜・查普曼

美国执法部门6月底破获的俄罗斯间谍网中,不只有“美女间谍”安娜・查普曼这一个噱头。7月9日中午,俄美两国在维也纳国际机场的停机坪完成了两国冷战后最大规模的间谍互换。美国用两周前抓获的10名俄罗斯间谍换得了4名因为美国工作被监禁的俄罗斯人。

在美国国际间谍博物馆馆长厄尼斯特看来,这是一次非常“当代”的换谍操作。对比1986年俄美曾在柏林格林尼克桥上的间谍交换,此次交换行动不仅少了双方巡逻兵在“铁幕”两旁荷枪相对的冷酷场面,其协商与操作过程之快更非冷战时期能比。俄美两国此次还商定,完成间谍交换后,双方不得采取任何驱逐或骚扰对方外交人员等报复行动。

许多分析人士曾担心,美6月27日破获俄罗斯间谍网令美总统奥巴马有些难堪。此前3天,美俄元首刚刚在华盛顿上演“汉堡外交”。俄罗斯国内有分析指出,美国内对俄强硬派在背后策划了这一起“抓间谍”大戏,目的就是阻止奥巴马的对俄关系“重启”政策。

然而,美国媒体的最新报道却明确显示,奥巴马对俄罗斯间谍案早已知情。6月11日,在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吃汉堡两周前,奥巴马已经获悉了美执法部门对行动计划的考虑,包括如何实施逮捕、以何种罪名起诉、对美俄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等。早在今年2月,白宫高官就听取了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及司法部人员就俄在美“潜伏者”状况的吹风。

俄国内揣测的美强硬派“阴谋论”还缺少真凭实据,美国媒体披露的“巧合说”却滴水不漏。相关官员对媒体表示,美国对抓捕这批俄罗斯间谍早有预谋,执法部门在梅德韦杰夫刚吃完汉堡就动手,纯属“巧合”,因为抓捕行动当天晚上,一名涉案间谍打算离开美国。美国情报部门显然不想失去一次与俄罗斯交换间谍的良机。

虽然是与俄罗斯以十换四,美国却名亏实赚。据报道,美国对这次换谍行动的结果“非常满意”,“得到了所有想得到的东西”。在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特赦的4名间谍中,有三名前克格勃官员和一名军控问题专家,都曾为美情报部门作出过贡献。其中前克格勃官员扎普罗兹斯基曾帮助美国情报部门在2001年破获震惊一时的罗伯特・汉森间谍大案。汉森与1994年被抓的埃姆斯分别是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他们向俄罗斯提供了高层国家机密,使美部署在莫斯科的间谍网遭受沉重打击。相比之下,美国此次交出的十名俄罗斯间谍,虽然从事有组织的间谍活动,但一直处于美方控制之下,并不掌握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完全是无足轻重的“棋子”。

对此次间谍交换的利益得失,美俄双方冷暖自知。尽快平息间谍案风波,却是双方的共识。在改善对美关系、加快经济复苏的政策背景下,俄总理普京公开表态,“美俄关系不会受损”。对美国来说,美俄需要尽快回到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去,比如核裁军与阿富汗问题。作为美俄关系重启的“重要成果”,美俄达成的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还需要美国参议院的批准。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美俄关系经历过像汉森案和埃姆斯案这样的“大风大浪”,美国政府也一直有区别对待俄罗斯对美谍战与俄对美政策的传统,此次间谍风波不足以改变美俄关系转暖的大势和两国元首在“汉堡外交”中加深的私谊。一些美国官员对媒体表示,他们希望此次间谍案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妮娜)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超模米兰达内衣写真
近日米兰达曝光了一组全新性感内衣写真,此次的米兰达虽没裸体出境,但画面依旧火辣。 >> 详细

论坛
霍金想象中的外太空生物
霍金继提出那个著名警告后,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象中的外太空生物的具体形态。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