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尼帕尔(前右二)2010年5月28日在加德满都出席议会会议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高塔姆摄)
尼泊尔总理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6月30日晚在召开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后宣布辞职,以便为成立各党派能接受的新联合政府扫平道路。在会议结束后与媒体的谈话中,尼帕尔表示,他辞职与外界压力无关。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尼帕尔辞职主要是迫于国内的多重压力。
尼国内经济困顿是尼帕尔辞职的根本原因。尼帕尔上台13个月以来,尼泊尔经济未有起色,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尼帕尔执政期间,尼泊尔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由2008年的5.3%下降到2009的4.7%左右。有经济专家预计,照这样发展下去,2010年尼泊尔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到3.0%以下。
与此同时,尼泊尔的失业率急剧上升,由2008年的42%上升到2009年的46%。经济困顿使尼泊尔广大中下层民众等因为生活原因倾向于支持最大反对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并要求总理下台。
此外,尼帕尔始终面临来自尼共(毛主义)要求其辞职的压力。进入5月以来,尼共(毛主义)以制订宪法进程缓慢为由,不断发动罢工。从5月2日起,该党更是发起全国性大罢工,造成全国生产停顿、银行停业、交通瘫痪、学校关闭,尼帕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尼泊尔制宪会议中最大的政党,尼共(毛主义)还在制宪会议多次给尼帕尔施加压力。由于该党的反对,多项法案无法在制宪会议获得通过,而最近的新财年财政预算无法通过最终迫使尼帕尔辞职。
尼新宪法制定缓慢、政治僵局始终未解也是导致尼帕尔辞职的重要原因。尼帕尔执政期间,由于始终无法与议会最大党尼共(毛主义)达成一致,无法在各党派之间取得共识,尼泊尔的政治僵局始终未能破解。
在尼共(毛主义)的干扰下,制宪会议经常中断,新宪法起草工作一再受阻。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到期,却未能如期完成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需要的宪法。
5月29日凌晨,尼泊尔三大政党――执政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泊尔大会党以及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经过长时间谈判磋商,通过了一项临时宪法修正案,同意总理尼帕尔辞职,5月28日到期的制宪会议任期延长一年,以便为建立新的全国联合政府铺平道路。虽然三党未对总理何时辞职完全达成一致,但此后尼共(毛主义)一直以总理不依法辞职为由,阻止制宪会议召开,尼帕尔辞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