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英新首相卡梅伦与副首相克莱格:从对手到盟友|克林顿“卖身一日”替妻还债 捐5美元者可抽奖|英王室粉丝自制王座马桶 住所俨然小白金汉宫|
英美“特殊关系”面临再定义
2010-05-14 00:00:0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11日出任联合政府首相,保守党时隔13年重新上台。历史上,保守党亲美姿态鲜明,但世界大势今非昔比,如何重新定位英美“特殊关系”,将是卡梅伦政府首要外交课题。

议会竞选期间,保守党把英国对美关系定义为“牢固,但不盲从”,似乎表明,保守党将摒弃前工党政府对美“追随”姿态。

“特殊关系”

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贯穿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这种关系根植于同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统、文化、语言和共同利益。

特定情况下,两国领导人的私谊给这种关系赋予“特殊意味”,如二战期间保守党人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冷战时期保守党人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罗纳德・里根、伊拉克战争时期工党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乔治・W・布什。

但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实际“毒化”了英美关系。布莱尔被抨击为布什的“小跟班”,工党也因此承压。戈登・布朗接替布莱尔后,有意与华盛顿拉开距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去年1月上台后,也对布朗“公事公办”,甚至偶有怠慢之举。

观察人士指出,英美关系“趋冷”,既与奥巴马调整对外政策、重新定义大西洋两岸关系有关,也与奥巴马和布朗“气质不合”有关。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外交关系专家奈尔・加德纳告诉美联社记者,布朗执政这几年,英美在一些问题上出现摩擦,比如英国政府决定释放利比亚籍的洛克比空难肇事者,招致美国不快;而在英国与阿根廷围绕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领土争执中,美国对英国未予声援。

“不盲从”

卡梅伦上台,给两国关系重新“升温”提供了契机。卡梅伦11日晚间接受女王任命后甫抵唐宁街10号,奥巴马的祝贺电话就打了进来。一些英美媒体报道中强调,奥巴马是第一个致电祝贺卡梅伦的外国政府首脑。

“总统早早向卡梅伦示好,”加德纳说,“在唐宁街10号和奥巴马团队经历一年半冷淡关系后,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今日美国报》说,现年48岁的奥巴马和43岁的卡梅伦同属一代人,做派相近,虽然政治理念有别,但均可归为“实用主义者”。曾在比尔・克林顿政府出任欧洲政策顾问的查尔斯・库普钱预计,仅就个人关系而言,相比布朗,卡梅伦更有望与奥巴马“亲善”。

不过,他认为,正因为卡梅伦和奥巴马本质上是“实用主义者”,两人不大可能重现布莱尔-布什式的“哥们”关系,两国关系将减少意识形态色彩,突出“实用性”。

新任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12日概要阐述了新政府对英美关系的认识。

“戴维・卡梅伦和我一直在说,我们希望与美国建立牢固但不盲从的关系,”他说,英美不会在每一件事情上意见一致,但在情报交换、核问题、国际外交以及阿富汗事务上,美国仍是“必不可少的伙伴”。

黑格定于14日动身前往美国,会晤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他说,新政府面临的诸多外交事项中,阿富汗问题是当务之急。

“再平衡”

奥巴马致电卡梅伦时,重申对美英“特殊关系”的承诺。但美国布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克・布莱思向法新社记者指出,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东移,自诩“太平洋总统”的奥巴马对美国利益有重新评估,“不会刻意与其他领导人建立特殊关系”。

他说,对英国这一传统盟友,美国仍有“特殊要求”,比如,美国需要英国继续支持其军事行动,给类似阿富汗那样的海外战争贴上“一星半点合法性”。

美国智库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雷迪纳德・戴尔认为,美国可能在欧洲事务上施压卡梅伦政府。保守党对欧盟扩权和欧元持怀疑立场,美国则希望英国积极介入欧洲事务,充当欧洲自由贸易阵营排头兵。

卡梅伦今年3月在一次采访中承认,美英关系虽“特殊”,但“不对等”,英国是相对弱小的一方,“搞好关系,部分是要理解如何扮演好作为弱势方的角色”。

一些英国人担心,美国“向东看”,将使欧洲和英国在美国视野中“边缘化”。伦敦经济学院英美关系专家迈克尔・考克斯告诉美联社记者,越来越多人认为英美关系应该“再平衡”,英国也在积极向东看,但两国特殊关系将长期存在。

“过去50年来,(英美)特殊关系已死的说法不下5、6次,但它仍好好的。这种长期的纽带、本能和习惯使英国人做什么都会先问,‘美国怎么想?’”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妮娜)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非洲那些留存的奇异婚俗
非洲传统婚礼虽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并逐渐消失,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留存下来的古老婚俗。 >> 详细

论坛
NBA啦啦队展现运动之美
容貌不如明星娇美,身材又比明星健壮,但她们能完成很多高难度动作,拥有独特的运动之美。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