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实拍火山爆发后空无一人的英国机场(组图)|五角大楼预计2015年伊朗导弹可打到美境内|美民众在华盛顿附近持枪抗议 矛头直指奥巴马|
打击“基地”组织对伊拉克影响有多大
2010-04-20 00:0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新华网巴格达4月19日电 (国际观察)打击“基地”组织对伊拉克影响有多大

  新华社记者宋聃徐俨俨 李来房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19日宣布,伊安全部队日前在行动中成功击毙了“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重要领导人马斯里和巴格达迪。在伊拉克各政治派别在议会大选后为联合组阁激烈角逐之际,这一成果对该国政治及安全局势会有多大影响?

  谨慎评价 影响有限

  2009年底以来,“基地”组织和一些极端地方武装力量不断在首都巴格达以及全国各地制造重大恐怖袭击,企图破坏伊拉克的政治进程。3月7日大选前后至今,巴格达已经发生数起规模重大、伤亡惨重的连环爆炸袭击事件。近几个月来,在美军支持下,伊情报部门和安全部队一直在采取行动打击“基地”组织。

  马斯里和巴格达迪被击毙,美国盛赞这是“重大胜利”。美国副总统拜登说,这是对伊拉克“基地”组织的一次“毁灭性打击”。驻伊美军最高司令奥迪尔诺说:“击毙这两名恐怖分子是自从叛乱开始以来对伊拉克‘基地’组织最为沉重的打击。”

  但分析人士对于这一“胜利”究竟能否给伊拉克带来安全稳定,大多持保守和谨慎态度。他们认为,损失两名重要首领无疑会令“基地”组织士气受挫,但仅靠击毙一两名恐怖分子头目,难以化解伊拉克目前纷繁复杂的安全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实现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在于国内各个政治派别能否通过谈判达成共识,尽快联合组阁,实现民族和解,同时化解教派间的紧张情绪,避免重新陷入教派冲突的恶性循环。若教派矛盾得不到彻底化解,伊拉克仍将被笼罩在暴力冲突阴霾之下。

  当地一名媒体人士对新华社记者说:“如果伊拉克实现民族和解,基地组织将没有藏身之地。他们现在实际是在钻各派争斗的空子,制造混乱。”

[!--empirenews.page--]

  “基地”势力 并未消亡

  巴格达大学政治系教授谢赫1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击毙两个“基地”组织头目后,伊拉克安全部队决不能懈怠,因为他们的一些追随者依然逍遥法外,将会暗中策划和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报复,伊安全部队应当加强安保措施,充分调动、发挥情报部门的作用,防止“基地”组织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据悉,马斯里2002年来到伊拉克,在巴格达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基地”组织据点,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元老级人物”;而巴格达迪则是“伊拉克伊斯兰国”的头号首领。

  谢赫说,击毙巴格达迪“对于伊拉克安全部队来说是一场胜利,这将对伊拉克全国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因为这次行动打击了‘基地’组织成员的士气,首领被杀后,有人会逃跑,一些人会停止从事恐怖活动。”他说,伊安全部队的信心将得到提振,从而能更加有力地展开行动;已忍受多年暴力袭击的普通民众也会更加配合安全部队,将“基地”组织、非法武装组织从各地的“巢穴”和“温床”中清剿出去。

  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两名头目的个人能量和作用不应被过度夸大。实际上,伊拉克“基地”组织的结构松散,是由许多“各自为政”的小团体聚合而成。对于已经准备随时替换头目的“基地”组织来说,虽遭打击,但还有继续活动的能力。“基地”组织有可能伺机进行报复,甚至加大袭击力度,以靠虚张声势证明该组织实力犹存。

  现任政府 急于表现

  今年3月26日公布的伊拉克全国议会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获得下届议会325个席位中的91席,以2席微弱优势领先现任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

  眼下,马利基和阿拉维领导的两大阵营为争取足够的支持,获得新一届政府的组阁权展开了激烈角逐,在选举中赢得70席的“伊拉克全国联盟”和获43席的“库尔德联盟”等中间力量成为双方极力争取的对象。但两大阵营同各派之间的谈判进展缓慢。

  分析人士指出,马利基在组阁谈判迟迟未见进展的敏感时期,宣布“反恐”行动打了一个漂亮仗,取得丰硕战果,客观上对其争取其他党派支持、连任总理有一定积极影响。马利基可以借此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展示控局能力,重新树立民众对现政府的信心,恢复个人声望,并向急于从伊拉克“从容”撤军的美国证明其有继续执政的能力,为自己同阿拉维的“总理宝座之争”增加胜出的筹码。

  事实上,由于马利基不承认大选结果并对选举委员会施加压力,伊拉克选举委员会已开始对巴格达这个至关重要的选区进行手工重新计票。这引起阿拉维阵营的极度不满。现在由马利基本人亲自公布反恐“战果”,有利于树立个人威望,并为其阵营加大筹码。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摄影师冒险拍火山喷发
冰岛火山喷发时,一名英国摄影师恰好在附近工作,用手中相机记录下火山爆发的震撼时刻。 >> 详细

论坛
全球最吸引人的10大地铁站
在设计风格上别具一格的这些地铁站,分外吸引人们的目光。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